【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自2023年2月份起,商用車市場開啟了“連增”模式。復蘇,是商用車市場今年上半年的主要關鍵詞,但各細分市場復蘇的速度卻大不相同,有的增幅“可人”,有的卻是在拖商用車市場整體“業績”的后腿。從增幅來看,商用車市場中份額最大的輕卡市場,2023年前5個月的表現,無疑正是那個拖后腿的存在。
6月份,卡車市場整體銷量超過30萬輛,同比繼續實現增長。此前已連續三個月“跑輸”卡車市場整體增速的輕卡市場表現又是如何呢?有沒有什么新的看點呢?
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6月銷15.99萬輛 環比增長9% 同比增長8%
第一商用車網最新獲悉,根據中汽協數據(企業開票數口徑,非終端實銷口徑,下同),2023年6月份,我國卡車市場共計銷售30.97萬輛,環比今年5月份增長5%,同比增長26%。與去年6月份相比,卡車的四個細分市場全數實現增長,卡車市場已連續三個月實現全盤增長。作為卡車市場里份額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市場,我國輕型載貨車(含輕卡、皮卡,以下簡稱“輕卡”)市場在2023年6月交出的成績單為:銷售15.99萬輛、環比5月份增長9%,同比也繼續增長,增幅為8%,同比增幅較上月(+18%)縮窄10個百分點,輕卡市場月同比增速已連續兩個月縮窄。6月份,輕卡市場與重卡市場一樣交出了環比、同比雙增的“答卷”。
6月份,卡車市場整體實現同比26%的增長,四個細分市場均實現增長,其中重卡和微卡市場同比分別大增了57%和52%,份額最小的中卡市場6月份銷量同比也增長了27%;輕卡市場6月份8%的同比增幅不僅低于卡車市場整體增幅,也是卡車市場四個細分領域中增幅最低的。但無論如何,經過2-6月的“5連增”,今年上半年輕卡市場還是積累起了兩位數的增幅(10%),但由于輕卡市場在3-6月,連續四個月同比增幅均低于卡車市場整體增幅,今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增幅已低于卡車市場整體增幅5個百分點(如上圖)。
15.99萬輛,同比增長8%,這樣的表現在歷史的洪流中又是個什么水平呢?能排到第幾呢?最近十年上半年的輕卡市場走勢又是怎樣呢?
歷年數據顯示,6月份算不上輕卡市場銷售旺季。單就近十年6月份銷量來看,僅有2020年6月份銷量超過20萬輛,其他年份銷量相差不算太大,6月份輕卡市場的正常水平大概在12-16萬輛區間,近十年的6月份有6年位于這個區間。今年6月份15.99萬輛的表現也處于正常銷量區間,算是正常區間的最高水平。今年6月份輕卡市場15.99萬輛的銷量在近10年里能排到第4位,雖然比最高位的2020年6月份差了一大截,但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表現。2023年上半年的6個月,輕卡市場銷量分別是十年最低、十年最高、十年第5、十年第7、十年第5和十年第4,輕卡市場已從年初兩月刺激的“兩極跳”回歸平淡。
從累計銷量看,80-100萬輛是近十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量的正常區間,最近十年有七年處于這一區間。今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售93.18萬輛,也處于這一區間,在近十年里能排到第六位。如果說1月份大降45%,讓今年輕卡市場的逆襲之路難上加難,2-6月的“5連增”則讓逆襲之路的難度下降了好幾度,2023年半程走完,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0%,比去年同期累計多銷售了約8.25萬輛。
雖然連續5個月的增長讓輕卡市場2023年累計銷量增幅達到兩位數,但現在仍不能說輕卡市場已全面復蘇。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增幅比卡車市場整體增幅低了5個百分點,放在整個卡車市場里,輕卡市場的復蘇速度也是比較慢的(輕卡市場上半年累計銷量增幅僅高于份額最小的中卡市場),且6月過后累計增幅較5月過后還有所縮窄(如上圖)。從最近十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對比可見,今年1-6月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在十年里僅能排到第六位(5月過后還是第5位),累計銷量比今年低的只有去年,以及上一輪市場低谷期的2015年-2017年。單從數字上看,今年輕卡市場在6月過后甚至比受疫情沖擊的2020年1-6月累計少銷售了約7萬輛,因此,輕卡市場的復蘇之路仍是長路漫漫。
五家企業月銷過萬輛 福田領跑東風回歸前二
輕卡市場在6月份,以及上半年的整體表現只能算還可以,那么,輕卡市場的主角,各家汽車企業的表現又如何呢?
2023年6月主流輕型卡車(含皮卡)企業銷量一覽(單位:輛)
2023年6月份,輕卡市場銷量破萬的企業有5家(較5月份減少1家),分別是福田汽車、東風公司、長城汽車、重慶長安和江淮汽車,分別銷售3.24萬輛、1.71萬輛、1.65萬輛、1.65萬輛和1.34萬輛,月度份額分別達到20.27%、10.7%、10.33%、10.31%和8.37%。2023年6月份,輕卡銷量排名前4的企業月度份額均超過10%,銷量排名前十企業合計份額達到82.18%,其中排名前五的企業合計份額就達到59.98%,較5月份縮窄不少(5月份銷量前五企業合計份額為63.77%)。
6月份,輕卡市場環比增長9%,各家企業6月份銷量與5月份相比有增有降,但整體看還是實現增長的企業多一些;與去年同期相比則繼續實現增長,8%的增幅雖較上月(+18%)有所縮窄,還是有多家輕卡生產企業交出同比增長的成績單:上汽通用五菱和華晨鑫源兩家企業增幅破百,同比分別大增了659%和189%;此外,福田汽車和重慶長安6月份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29%和22%,同比增幅高于輕卡市場整體增幅,跑贏市場大盤。下滑的企業中,有3家同比降幅達到兩位數,下滑最嚴重的企業6月份銷量同比下降了22%。從增幅上看,6月份的輕卡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冰火兩重天景象。
2023年6月份,福田汽車以3.24萬輛,20.27%的月度份額,蟬聯輕卡市場月銷量榜冠軍。2023年上半年的6個月,福田在輕卡市場的月度份額均超過20%,6月過后累計份額已達到22.21%,早早地開啟了孤獨領跑模式。另值得一提的是,東風4月份“落”到了月榜第3位,5月份排名第4位,6月份東風上升兩位,重返月榜前二。
與5月份相比,6月份輕卡市場銷量前十成員和排名情況均出現了變化:4、5兩月在輕卡銷量月榜前十中“消失”的上汽通用五菱再次空降前十,以近9000輛的表現位列月榜第7位;由于五菱強有力的“攪局”,5月份排名7-10位的企業僅有排名第8位的重汽排名與5月份保持一致,其他幾家企業排名均出現下滑,甚至被擠出月榜前十,此消彼長的排名變化正是輕卡市場激烈競爭的精彩之處。
從累計銷量看,今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售93.18萬輛,同比累計增長10%,累計銷量增幅較5月過后(+11%)縮窄1個百分點,約比去年同期累計多銷售8.25萬輛。具體到各家企業來看,福田、長城、上汽通用五菱、重汽、華晨鑫源、遠程商用車等企業處于上升區間,其中福田、五菱、華晨鑫源和遠程商用車等企業累計銷量增幅均高于輕卡市場整體10%的增幅,跑贏市場“大盤”。與此同時,仍有多家企業尚處于下降區間,但多數企業累計銷量降幅已縮窄至個位數,其中長安、江淮等企業累計降幅僅有2%左右,照此趨勢發展,7月過后大概率會有企業將步入上升區間。
與去年同期相比,福田、遠程商用車、五菱、華晨鑫源等企業市場份額有明顯提升,上述四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累計份額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了2.3個百分點、1.33個百分點、2.99個百分點和0.75個百分點(如上圖)。與此同時,有多家企業份額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有四家企業下滑超過1個百分點。不過,2023年尚余一半的時間,大家都還有迎頭趕上的機會。
“保級區”繼續激戰 遠程、五菱進半程前十
2022年最后幾月,輕卡市場的最大懸念一直是“誰是第十”,江西五十鈴與華晨鑫源一直“廝殺”到最后一個月才決出勝者,江西五十鈴成功晉級前十,華晨鑫源遺憾落敗。2023年1月份,江西五十鈴僅銷千余輛位列月銷量榜第13位,華晨鑫源位列月榜第12位;2、3兩月,五菱接連以萬輛左右的月銷量“攪局”,小伙伴們進前十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華晨鑫源和江西五十鈴在2月份和3月份均與前十擦肩而過;4-6月,華晨鑫源接連“殺”進前十,其中在5月份還創造了第9位的今年最高月榜排名,江西五十鈴則繼續與前十無緣。
2022年,一汽解放和江西五十鈴分別以3.95萬輛和3.88萬輛的年終銷量收獲輕卡市場年終排名的第9位和第10位,最終在“輕卡超級聯賽”成功保級,但這兩家企業僅比年終排名第11位的華晨鑫源高了不足2000輛。轉戰2023年,截止6月份,這三位小伙伴僅有華晨鑫源嘗到過月榜前十的滋味(4-6月),6月過后,華晨鑫源的累計銷量被上汽通用五菱超過,再次被擠出累計銷量榜前十;一汽解放目前暫列累計銷量榜第12位,江西五十鈴則已被擠到累計銷量榜第13的位置。截止到6月份,華晨鑫源距目前暫列行業第10位的上汽通用五菱有3500余輛的差距,一汽解放和江西五十鈴與五菱的差距則已拉大到1.2萬輛左右,對三位小伙伴來說,進入年終前十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再來看把“小伙伴”們擠出前十的遠程商用車和上汽通用五菱,這兩家企業今年上半年銷量雙雙超過3萬輛,分別達到3.27萬輛和3.09萬輛,成功躋身今年上半年輕卡市場累計銷量前十。這其中,遠程商用車在輕卡行業的“上位”是得益于其新能源輕卡的超級表現,截止到今年6月份,遠程新能源輕卡已連續18個月蟬聯銷冠,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輕卡市場市占率高達27.5%。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五菱和遠程與目前排名第11位的華晨鑫源差距并不算大,分別僅有3000余輛和5000余輛的差距,年終前十究竟鹿死誰手?懸念還很大。
結語:
1月份,輕卡市場以大降45%的表現開局把今年輕卡市場的逆襲之路調到了高難度模式;2-6月的“5連增”讓今年輕卡市場重回普通模式。2023年上半年,輕卡市場單月銷量經歷了十年最低、十年最高、十年第五、十年第七、十年第五和十年第四,從年初兩月的超刺激到最近四個月的回歸平常。 2023年輕卡“超級聯賽”賽程過半,目前的“賽況”與你所預測的相同嗎?接下來市場會如何發展?會不會更刺激?年終的輕卡十強榜單上會有哪十家企業的名字?請關注本站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