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作為新能源重卡市場中最受關注的細分領域,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在2023年首月遭遇近5成大降,3月份才收獲年內首次增長,累計銷量增幅在4月過后才艱難轉正,并且在新能源重卡整體“連增”的市場大環境下,5、6兩月又遭遇“連降”;所幸從7月份起再次開啟了連增模式,但截止到8月份,新能源牽引車累計銷量增幅僅有9%,明顯低于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增幅,這樣的表現無疑是讓人失望的。
9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實現近8成大增,并創造了超3000輛的年內最高月銷量,新能源牽引車能否有更好的表現?哪些企業表現最為亮眼?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9月銷1815輛 同比增長73% 創年內最高同比增幅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最新掌握的終端銷量數據(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車),2023年9月份,國內新能源重卡銷售3173輛,環比8月份增長9%,同比增長78%,同比增速較上月(+57%)擴大21個百分點。這其中,新能源牽引車銷售1815輛,環比小幅下降2%,同比則繼續增長,增幅達到73%,同比增幅較上月(+66%)擴大7個百分點。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未能與新能源重卡市場同步實現環比、同比雙增,不過雖然73%的同比增幅比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增幅低了5個百分點,但已足夠創造今年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最高的單月增幅。
2023年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占到57.2%的份額,較上月(63.43%)有所縮窄。1-9月,新能源牽引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占到52.03%的份額,相比2022年全年56.33%的占比有不小差距,與去年1-9月相比則下滑了接近7個百分點(如上圖)。
從最近幾年國內新能源牽引車銷量月度走勢圖可見,代表2023年的紅色線條在3、4兩月站到2022年的藍色線條上方后,5、6兩月再次落到了藍色線條下方,7月份開始又再次回到藍色線條上方。但從數字上看,7-9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連續實現超6成的增長,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去年同期銷量較低(去年7-9月平均銷量僅900余輛)。實際上,在8月份之前,今年新能源牽引車銷量均不算高,平均月銷量甚至還不足1000輛,經過8月份和9月份的有力“拉升”,平均月銷量已超過1100輛。上圖還可見,去年10月份、11月份新能源牽引車銷量同樣不高,如果接下來新能源牽引車市場能保持9月份的水準,那么,這一輪的連增肯定不會止于“3連增”。
2023年1-9月,牽引車終端市場累計實銷24.49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牽引車市場銷量累計增長16%,不僅跑輸新能源重卡市場“大盤”,也跑輸牽引車市場“大盤”;今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累計實銷1.04萬輛,在牽引車終端銷量占比為4.24%,比去年同期5.62%的占比低了不少,與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中4.22%的占比基本持平。
從燃料種類看,2023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技術路線仍以純電動為主,這與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情況相同。2023年1-9月,在全國各地掛牌上路的1.04萬輛新能源牽引車包括9156輛純電動牽引車(其中有5600輛為換電牽引車),1057輛燃料電池牽引車和162輛混合動力牽引車,占比分別為88.25%、10.19%和1.56%。值得一提的是,燃料電池牽引車占比在9月過后已超過10%,比燃料電池在新能源自卸車市場5.22%的占比高出了不少,燃料電池車型在牽引車領域的滲透速度明顯要快于自卸車領域。
2023年1-9月,全國共有30個省(市、區)有新能源牽引車掛牌上路,但區域分布仍呈現出極不均衡的狀態,上牌量首位的河北已有超3000輛新能源牽引車上牌,獨占今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終端銷量1/3以上(34.95%)。具體到城市來看,2023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上牌量靠前的城市有唐山、邯鄲、鄂爾多斯、長治、石家莊、北京、天津、烏魯木齊、濟南、徐州等市。
月榜冠軍易主宇通摘冠 解放連續三月銷量破百
2023年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銷量環比上月小幅下降2%,但仍有多家企業9月份銷量比8月份高,其中宇通、福田、大運等企業環比增幅均破百,銷量實現翻倍增長,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月榜座次與8月份相比變化也非常大。
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銷量榜前十企業中,徐工、遠程、東風與大運四家企業排名與8月份保持一致,其他座次均出現了變化:宇通以358輛的表現首次摘得新能源牽引車月榜冠軍,月榜排名較8月份大幅上升了6位;徐工以291輛的銷量緊隨其后排名月榜次席,徐工新能源牽引車在今年前9個月一直保持月榜前2的水平,發揮非常穩定;三一和遠程分別以193輛和185輛排名月榜第3、4位,三一排名較8月份提升2位,遠程保持月榜第4;陜汽、重汽和解放分別以157輛、118輛和110輛的銷量位列月榜第5、6、7位,其中重汽排名較8月份提升了5位,解放和重汽9月份銷量僅相差了8輛,競爭非常激烈;排名8-10位的東風、大運和福田差距同樣很小,9月份分別實銷新能源牽引車90輛、83輛和77輛,座次之爭同樣非常激烈,其中福田排名較8月份上升了6位,重返月榜前十。
2022年全年,新能源牽引車領域的參與者達到26位,2023年首月,這個數字就達到15家,9月過后已達到27家(去年9月過后是24家),已超過去年全年玩家數量。
2023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企業銷量表(單位:輛)
2023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累計實銷1.04萬輛,同比增長16%,累計銷量增幅較8月過后(+9%)擴大7個百分點。具體到各家企業來看仍是有增有降,徐工、三一、陜汽、宇通、解放、東風、重汽和大運等企業1-9月累計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46%、22%、491%、444%、98%、1%、27%和39%,其中陜汽、宇通等企業由于去年同期銷量較低出現了暴漲;解放則得益于最近連續3個月銷量破百的表現,累計銷量也幾乎實現翻倍增長;與此同時,下滑的幾家企業累計銷量降幅均達到兩位數,下滑最嚴重的企業今年1-9月累計銷量同比下降了56%。
從市場份額看,今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有兩家企業份額超過10%,徐工和三一分別累計實銷新能源牽引車1872輛和1512輛,是目前僅有的兩家新能源牽引車累計銷量超過1000輛的企業,分別搶到18.04%和14.57%的市場份額;排名累計銷量第3、4位的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和陜汽累計份額也接近10%,分別達到9.51%和9.23%,今年1-9月分別累計實銷新能源牽引車987輛和958輛,以遠程和陜汽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兩家企業累計銷量大概率會在10月過后雙雙突破1000輛;宇通憑借9月份的優秀表現躍居新能源牽引車累計銷量榜第5位,累銷銷售854輛,累計份額達到8.23%;解放和東風分別以714輛和666輛的表現排名累計銷量榜第6、7位,累計份額分別為6.88%和6.42%;排名第8、9位的北奔和福田兩家企業累計銷量均超過400輛,分別搶到今年1-9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4.35%和4.19%的份額;排名10-12位的重汽、紅巖和大運等企業累計銷量也均超過300輛,累計份額分別為3.46%、3.33%和3.25%,相鄰企業銷量差距均不算大。
但需要說明的是,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整體銷量并不算高,累計銷量甚至在8月過后才步入上升區間;相鄰企業銷量差距也都很小,極少企業能較長時間保持月榜排名不變,企業間的頻繁換位已成為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的常態。因此,目前排名靠前的企業不是已穩操勝券,排名靠后的企業也都有機會迎頭趕上。9月份,宇通月榜排名較8月份提升6位摘冠,并把累計銷量排名也提升了2個位置;三一、重汽和福田等企業月榜排名也均提升了不止一個名次,這些都給其他企業做了很好的示范。9月份月榜排名與8月份排名大不相同,10月份月榜排名與9月份相同的可能性同樣很小,今年新能源牽引車的年終格局會是怎樣?懸念仍然非常大。
結語:
9月份,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收獲了年內的第五次增長,73%的增幅還創造了年內最高單月增幅。翻看歷史銷量可以發現,去年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在7-11月有一段銷量低谷期,其中10月份和11月份銷量均未破1000輛。因此,接下來兩個月,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繼續實現增長的概率非常大。現在的懸念是增幅能有多高呢?能否跑贏新能源重卡市場“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