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2023年,對于新能源客車市場而言,是比較關鍵一個年份。這一年,新能源客車補貼(亦稱“國補”)政策在經過數年的連續退坡之后,全面告別歷史舞臺,新能源客車市場從政策驅動切換到市場驅動階段。同時,這一年也是疫情結束后的第一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能否較好地恢復,并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關系到行業發展信心的提振。
那么,2023年,新能源客車市場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12月:宇通/中車破千 開沃/比亞迪爭前三 整體銷量環比大漲
我們首先來看看新能源客車2023年最后一個月的市場表現。
過去幾年,由于“國補”政策逐年退坡,新能源客車銷量通常會在年底有著“翹尾”的現象。2023年,雖然“國補”退出,新能源客車銷量在年底依然有著走高的表現。從下表可見,2023年12月,國內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實現銷售7112輛,環比實現102.51%的大幅增長,同比則下降43.76%,讓全年市場答卷不至于那么難看。
從企業來看,前十企業有兩家12月新能源客車銷量實現同比正增長,分別為比亞迪和一汽解放,其中比亞迪增幅高達115.82%。其他八家企業,12月新能源客車銷量均是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12月是“國補”政策有效的最后一個月,多數企業在這個月銷量實現井噴導致同期銷量基數比較高。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宇通客車、中車電動和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同比下滑,但降幅低于行業整體水平;其中,中車電動和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只是同比微降0.2%和3.58%。
環比來看,前十企業全部實現大幅正增長,其中開沃汽車增幅最高,接近110倍;其次是一汽解放,環比增幅達到1375%。開沃汽車和一汽解放環比增幅遠遠跑贏行業整體水平,由此可見,這兩家企業在最后一個月迎來市場訂單的大爆發,可謂是新能源客車市場的“黑馬”。開沃2023年發布了“創維汽車”的全新商用車品牌,并推出了“競途”新能源客車;一汽解放12月在吉林投運了300輛純電動公交車,助力當地公共交運輸綠色轉型發展。2024年,開沃和解放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會有怎樣驚艷表現呢?
2023全年:宇通/比亞迪/中車居三甲 遠程躍升第八
2023年1-12月,國內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共計銷售35810輛,相比2022年同期56029輛,凈減少量超過2萬輛,同比下降36.09%,新能源客車市場規模進一步縮水。
從企業來看,市場競爭格局相比2022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023年1-12月,宇通客車以6313輛的銷量拿下榜首,市場份額為17.63%,相比2022年縮窄了1.55個百分點;比亞迪排名大幅上升,4421輛的銷量實現了17.77%的同比增長,排行由2022年行業第八升至第二,份額為12.35%,增加了6.21個百分點;中車電動同樣實現了排名的上升,由2022年行業第六升至第三,市場份額為9.08%,上升了2.24個百分點;福田歐輝由第七升至第四,市場份額為8.65%,增加了1.95個百分點;廈門金龍位居第五,相比2022年下降了一位,市場份額縮窄0.19個百分點。
前十后五席位依次為蘇州金龍、廈門金旅、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中通客車和上海申沃。這五家企業中,僅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實現正增長,增幅為12.77%,與此同時,其市場排行相比2022年上升了3位,市場份額提升了2.38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國補”政策退出,對于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沖擊是比較大的,多家企業2023年銷量均出現兩成以上的降幅。比亞迪和遠程新能源商用車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逆勢增長,頗為不易。兩家企業同比增幅在10%到20%之間,沒有之前的同比暴漲氣勢,側面說明新能源客車市場似乎再也回不到以前的巔峰時期,即便出現銷量增長,也可能偏向于溫和增長。
細分市場:公交客車2023銷量接近腰斬 座位客車份額上升
當市場需求回歸理性之時,產品銷量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由下表可見,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公交客車2023年12月銷量為5627輛,環比增長107.41%,同比下降48.75%,同比降幅高于行業5個百分點;座位客車12月銷量為1261輛,環比增長72.27%,同比下降11.88%,同比降幅比行業整體水平減少了至少30個百分點;臥鋪客車與其他車型12月銷量為224輛,環比大漲234.33%,同比僅下降4.68%。
從2023年1-12月累計來看,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公交客車2023年累銷30005輛,相比2022年減少了大約1.9萬輛,降幅為38.81%;座位客車2023年累銷5232輛,同比下降12.77%,相比行業整體水平縮窄了至少22個百分點;臥鋪客車與其他車型2023年累銷573輛,同比下降42.3%。
由上可見,在新能源客車市場中占據最大份額的公交客車,同比降幅高于行業水平,而同樣擔當重要角色的座位客車,同比降幅則沒有那么明顯。對比2022年,我們可以發現,新能源公交客車2023年份額由87.52%縮窄至83.79%,減少了3.73個百分點,而新能源座位客車2023年份額由10.71%擴大至14.61%,提升了3.9個百分點。
小編注意到,從2021年起,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新能源座位客車銷量連續三年在4000輛以上,而2020年和2019年卻分別只有2963輛和3709輛,2022年5998輛的銷量為近六年最高,2023年5232輛的銷量雖不及2022年,但高于2021年、2020年和2019年。整體來看,座位客車新能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即便沒有補貼政策的“供養”,在“碳中和”的驅動下其發展勢頭依然不可阻擋。
結束語
“后補貼時代”,我國新能源客車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雖然整體市場規模繼續縮窄,但依然不乏亮點,與此同時,市場格局加速洗牌。2024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