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2024年上半年,國內重卡市場終端需求一直處于疲軟狀態,重卡整體實銷有3個月出現同比下滑,上半年銷量出現6%的同比下滑。這其中,作為最受關注的細分領域,牽引車市場在今年上半年5增1降,上半年銷量小幅增長了4%。
下半年的第一個月,重卡市場整體實銷環比6月份有所下滑,但同比實現9%的增長,牽引車市場表現如何?有何新的看點和亮點?哪些企業表現更為突出?
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
7月實銷2.66萬輛,環比增長5%,同比上漲23%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最新掌握的終端銷量數據,2024年7月份,國內牽引車共計銷售2.66萬輛(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品,下同),環比今年6月小幅增長5%,同比上漲23%。與前幾月一樣,牽引車市場增長的動力仍然主要來自于燃氣車和新能源車(7月份燃氣牽引車和新能源牽引車同比分別增長68%和179%)。7月份,牽引車市場23%的同比增幅較上月(+4%)擴大19個百分點,比去年7月份多銷售約5000輛。
上圖可見,從2021年下半年起,牽引車終端銷量進入了相當長時間的低谷期,代表2022年的綠色線條始終處于低位水平,2023年全年收獲“12連增”,但月銷量始終沒有超過4萬輛。2024年1月和2月,牽引車終端銷量也都只有1.5萬輛左右水平,尤其是2月份同比還下降了50%,讓人不禁為今年牽引車市場前景擔憂。所幸的是,今年的“金三銀四”旺季非常給力,3月份和4月份分別實現超2成和近4成的增長,為低迷市場連續注入強心劑,3月份的增長讓今年牽引車市場累計降幅從2月過后的下降33%大幅縮窄23個百分點;4月份的增長則進一步把累計銷量增幅拉回至上升區間;5、6兩月銷量雖也保持超2.5萬輛水平,但同比增速呈逐月縮窄態勢(6月份銷量已接近去年年同期水平),累計增幅未能進一步擴大; 所幸7月份再次收獲兩位數增長,7月過后,牽引車終端銷量累計增幅已擴大至7%(如下圖)。
解放超7000輛摘冠,重汽超5000,北汽/三一等翻倍漲
2024年7月份,牽引車終端市場沒有企業銷量破萬,解放以7170輛的銷量蟬聯牽引車終端銷量榜冠軍;重汽以5617輛的銷量位列次席;東風、福田和陜汽3家企業銷量均超過3000輛,分別為4013輛、3291輛和3017輛。
上圖可見,7月份的牽引車終端市場仍然分成了三級:穩居前兩位的解放和重汽;激烈拼搶更高名次的東風、福田和陜汽(今年1-7月,排名3-5位的企業固定,但名次幾乎每月都在變,差距也非常小),以及苦苦追趕的其他企業。 7月份,牽引車終端實銷同比增長23%,主流企業有增有降。
2024年7月份牽引車終端銷量一覽(單位:輛)
上表可見,大多數牽引車生產企業在7月份都實現同比增長,銷量前12中實現增長的企業達到10家,重汽、東風、福田、徐工、北汽重卡、三一重卡、宇通和聯合重卡同比分別增長49%、33%、24%、74%、276%、126%、567%和251%,實現增長的同時也跑贏7月份牽引車市場“大盤”,其中北汽重卡、三一重卡、宇通和聯合重卡等企業7月份銷量實現翻倍增長,爭相領漲;陜汽和遠程實現增長,但同比增幅低于市場整體增幅。與此同時,也有企業7月份銷量同比出現下滑,下滑最嚴重的企業同比下降36%。
從市場份額看,7月份牽引車終端銷量前十企業占據了整個市場95.72%的份額。其中,排名前兩位的解放和重汽月度份額均超過20%,分別達到26.95%和21.11%;排名3-5位的東風、福田和陜汽7月份份額也均超過10%,分別達到15.08%、12.37%和11.34%;排名前五的企業7月份合計份額超過80%,達到86.84%,較上月(83.98%)有所擴大,領先優勢非常大。
2024年7月份,牽引車終端銷量排名前十成員與上月不同,排名也出現不小變化:排名月榜前3位的解放、重汽、東風,以及排名月榜第6位的徐工排名保持不變,福田上升1位至7月份月榜第4位(福田6月份列月榜第5位);北汽重卡上升3位至7月份月榜第7位(北汽重卡6月份列月榜第10位);遠程重返月榜前十,列7月份月榜第9位(遠程6月份列月榜第11位);十名開外的企業中,聯合重卡從6月第14位上升2位至7月份月榜第12位,與此同時,也有多家企業排名較上月出現下滑,甚至被擠出月榜前十。
1-7月,新能源車型大漲2倍,柴油車降6成
2024年1-7月,牽引車終端市場累計實銷18.87萬輛,同比增長7%,累計銷量增幅較6月過后(+4%)擴大3個百分點,主流企業有增有降。
2024年1-7月牽引車終端銷量前十排行(單位:輛)
上表可見,2024年1-7月,牽引車累計銷量前十企業4增6降。重汽、徐工、三一重卡和北汽重卡1-7月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42%、81%、40%和941%,其他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第一商用車網還注意到,除銷量前十外的其他企業今年1-7月合計實銷7841輛,同比增長32%,合計份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81個百分點(這個數字在5月過后是0.48個百分點,6月過后是0.73個百分點),這其中,宇通、廣汽日野今年1-7月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02%和173%,增速最為突出。
從市場份額看,今年1-7月,牽引車終端銷量前十企業合計份額高達95.85%,其中排名前五的企業市場份額均超過10%,排名前兩位的解放和重汽市場份額雙雙超過20%,分別達到28.83%和22.48%。與2023年1-7月相比,有4家企業份額實現提升,其中重汽和北汽重卡分別提升了5.66個百分點和1.38個百分點,徐工和三一市場份額分別提升了0.76個百分點和0.42個百分點。
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牽引車市場的競爭從來就十分激烈外,與牽引車市場燃料類型變化也有一定相關性。下圖可見,作為曾經牽引車市場占比最大的車型,柴油牽引車今年1-7月在牽引車終端銷量中的占比僅有22.9%,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接近38個百分點(與2023年全年47.21%的占比相比同樣下降明顯),與之對應的是,天然氣牽引車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0.75個百分點(比2023年全年46.64%的占比也高出不少),此外,純電動牽引車、甲醇牽引車和燃料電池牽引車,就連混合動力牽引車占比也有不同程度提升。7月份,牽引車終端銷量柴油車和燃氣車占比分別為18.13%和65.61%,新能源車型占比超過16%,這是一組過去根本不敢想象的占比,而這樣的景象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再看一組對比:2024年1-7月,柴油牽引車銷量同比下降60%,是所有燃料類型牽引車中唯一出現下滑的細分車型;與之對應的是,新能源牽引車1-7月銷量同比大增了202%(純電動牽引車同比增長208%,燃料電池牽引車同比增長141%,混合動力牽引車同比增長319%),天然氣牽引車和甲醇牽引車1-7月銷量同比也分別增長了100%和55%。
2024年1-7月,新能源牽引車(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在牽引車終端銷量中合計占比達到10.75%,遠高于去年同期的3.79%,也高于1-7月新能源重卡在重卡終端銷量中9.88%的占比,已經到了滲透率10%的“爆發”拐點。就這個角度而言,新能源牽引車在2024年一直處于持續發力的狀態,用“火爆”來形容絕對不夸張。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的觀察,目前牽引車銷量前12企業中,僅有北汽重卡尚沒有新能源車型實現銷售,而三一、徐工、遠程商用車等企業,早已把新能源車型作為其牽引車的銷量擔當,上圖可見,上述三家企業今年1-7月所售牽引車的新能源車型占比分別達到96.02%、85.78%和60.03%,此外,宇通和江淮今年以來在新能源牽引車領域也表現突出,1-7月宇通和江淮所售牽引車新能源車型占比分別高達100%和57.04%(江淮目前排名行業第13位);紅巖新能源牽引車占比也高于行業整體占比,達到20.01%。
上述企業中,三一、徐工和宇通今年1-7月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行業排名較去年年終排名也均有所提升(徐工和三一均上升了3位,宇通上升了1位),新能源牽引車正在持續撬動牽引車市場的行業格局。
結束語
3-7月,得益于燃氣車和新能源車出色表現,牽引車終端市場收獲“5連增”,1-7月累計銷量實現7%的增長,成功跑贏重卡市場大盤。第一商用車網分析認為,燃氣車在牽引車市場的比重或已到頂(氣價上漲疊加卡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不包括燃氣車),新能源車型占比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這兩個細分車型的表現仍將繼續影響牽引車市場的未來走勢和行業格局,請關注本站的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