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影響商用車出口的俄“55項”認證
俄羅斯聯邦監督局副局長謝爾蓋•普加喬夫表示,俄羅斯汽車和汽車發動機研究所日前制定了汽車質量檢驗的新規則(下稱“55項”)。對從2008年7月1日起首次申請汽車質量驗證的企業將按新規定執行,針對批量生產汽車的質量驗證新規定將于2010年7月1日起開始生效。“55項”取消了對非《日內瓦協議》(1958年簽訂)成員國所生產汽車質檢證發放實行簡化手續的資格,其中包括中國在內。 據了解,目前中國客車和載貨車都是以小批量(在150輛以下)的形式出口俄羅斯,俄方在質量檢驗證書發放上給以了手續簡化的優惠。根據“55項”規定,7月1日后,中國汽車將需要通過全部的質量檢測程序。新規定中,客車按最低要求檢驗的優惠以及小批量汽車檢驗優惠均被取消。 那么,這一舉措的出臺,對于中國商用車企業出口俄羅斯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影響直接波及商用車企業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內蒙古滿洲里口岸查驗出口汽車整車共計1316輛,同比下降57%;出口金額達2134萬美元,同比下降43%。出口的商用車產品中包括149輛客車,價值542萬美元;863輛貨車,價值1405萬美元,主要為長城汽車生產的皮卡;同時,近百輛達不到歐3標準的整車被退回。據了解,內蒙古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記者致電華菱汽車海外事業部時,一位劉女士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她說,公司去年對出口車型做了有效期為3年的市場準入認證,而這個3年的認證要比1年的認證多出很多項目,包括碰撞試驗、油箱以及座椅方面的認證。 劉女士告訴記者,2008年出口俄羅斯的形勢要比2007年難得多,今年中國重卡產品在出口過程中受到了俄羅斯當地政府的抵制。“當地海關對于進口產品檢驗越來越嚴格,包括某一個零部件如果與說明書不一致也會查得很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出口俄羅斯量比較大的企業都有類似的煩惱,比如重汽的產品,在出口俄羅斯的過程中,與華菱一樣,也被查得很嚴。” 其實,中國重卡在俄羅斯當地,由于其價格合適、質量穩定以及零配件供應及時的特點,受到當地用戶的認可。但是由于目前認證程序越來越繁瑣,認證時間增加,海關檢驗越來越嚴格,導致通關效率越來越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重卡的出口。所以劉女士認為,“55項”的出臺對華菱有一定影響。 專家解讀新增認證程序 希比利公司董事長祝景成給記者解讀了幾項新增的認證程序。 例如,轉彎半徑的認證。中國汽車轉彎半徑比較大,而俄羅斯對進口車型轉彎半徑的認證是以俄羅斯的KAMAZ車型為參照的,因此認證中提到的轉彎半徑的基本要求相對中國汽車要小。 還有就是油箱認證。中國大部分的商用車油箱都是擰蓋式設計,但是如果要出口到俄羅斯會受限制。根據俄羅斯本國的要求,商用車油箱上的油箱蓋無論是開啟還是擰上,在駕駛儀表盤上必須要有相應的顯示;更加嚴格的是,油箱和油箱蓋都要達到一定的設計標準,以保證在翻車的時候燃油不會泄漏。 祝景成告訴記者,“55項”出臺后,中國、印度均為受影響的國家。以前我國企業產品只需要通過11項檢測即可出口俄羅斯,7月1日后要通過“55項”檢查。這對于中國商用車企業來說,將引起不小的震動。 新排放標準使出口“雪上加霜” 俄羅斯實施新的排放標準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2008年1月1日,俄羅斯開始實施歐3排放標準。因此,以前中國商用車企業出口到俄羅斯所做的歐2排放認證全部作廢,也就是說,一些企業有效期為三年的歐2產品認證已經失效。加上7月1日后俄羅斯取消簡化手續,中國的商用車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出口形勢。 祝景成告訴記者,重汽和陜汽的產品已經獲得為期3個月的歐3認證,而大部分企業的產品并沒有通過歐3認證。“或許一些企業現在通過了有效期三年的排放認證,但是到了2010年1月1日,俄羅斯將按照計劃實施歐4排放標準,屆時,對于中國的商用車企業來說又將是一道‘坎兒’。” 祝景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