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重重 金融危機將為今年客車出口蒙上陰影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僅國內客車需求出現下降趨勢,出口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日前,中國客車市場分析專家佘振清向記者表示。
據自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1月,在汽車主要出口品種中,轎車、載貨車和客車出口表現均較為低迷,其中客車出口0.46萬輛,環比下降20.12%,同比下降56.56%。
增速走低
從海關公布的數據可見,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出口造成了嚴重沖擊。2008年一季度汽車出口17.9萬輛,同比增長80.8%;二季度20.5萬輛,同比增長45.5%;三季度17.7萬輛,增長僅2.8%。
在汽車出口增速步步回落的同時,客車難以獨善其身,出現了同比、環比雙雙下降的態勢。
“今年上半年肯定不會太樂觀,下半年會好一點兒。”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曹鶴向記者表示,“樂觀估計,今年客車出口將保持穩定狀態。”
因為在曹鶴看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出口大戶的訂單實際上并沒有取消,只是推后了而已。如果能熬過上半年,等到經濟回暖的時候,客車出口還會出現反彈。
然而,這僅僅是樂觀估計。佘振清就對今年的客車出口表示出了擔憂:“2009年我國大中型客車銷量將比2008年下降5%~15%,出口量同比降幅可能在10%左右。”
據了解,目前我國客車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經濟體國家。“已經融入世界經濟的東南亞國家,總體上看對美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各國經濟開始出現放緩跡象。”鴻銳新思管理咨詢公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國家經濟的下滑將導致購買能力的下降,將嚴重阻礙我國客車的出口。”
風險重重
在出口數量下降的同時,出口風險并未減少。前不久,美的客車的倒閉曾被業界流傳是因為海外訂單出了問題。“盡管這只是表面現象,但在今年客車出口不太樂觀的情況下,企業更應該關注一些潛在的風險,”曹鶴表示,“特別是來自基金鏈方面的風險尤其重要。”
事實上,中國客車出口的重點區域都是風險水平較高或顯著的國家和地區,出口壞賬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研究院曾公布過一個數據,認為中國企業的出口壞賬每年約為300億美元。出口業務的壞賬率達到5%,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所以,在出口方面,本來就脆弱的客車企業不得不提高警惕。
另外,在一些區域市場中,客車出口的份額正在呈下降趨勢。據了解,2008年,伊朗和南非是客車出口的主力市場,但份額已經從2007年的49%下降到2008年1~9月的32%,而且三季度僅有12%,市場下滑較快。“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中東市場明年可能不太樂觀。出口中東的企業需要提高警惕。”曹鶴認為。
在此問題上,佘振清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表示,如果中東地區動蕩的政治局勢范圍擴大的話,肯定將影響我國的客車出口業務。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出口目標國市場變化快,分布散,很多企業無法準確掌握國外汽車市場的變化和準入政策變化已為出口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因此對未來環境的風險仍需多關注。
大型客車出口將成亮點
“在出口整體趨緩的形勢下,大型客車或許成為低迷車市中的亮點。”佘振清表示,“因為有替代高端產品因素的存在,比如價格因素。”
鴻銳新思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我國客車出口市場的出口結構在悄然發生著調整。從出口數量上來說,雖然輕型客車的出口數量仍是最多的,但是其出口比重卻在直線下降。去年1~10月,客車出口量為65817輛,同比僅增長2.15%。客車出口增幅回落的主要是10~29座中輕型客車銷量下滑至18730輛,同比減少23.98%。而大型客車出口數量在客車出口比重中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