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自主品牌呼之欲出 欲打“北京牌”
顯然,北汽想要走的是一條采各方之長的集成創新路線。
借力升級
日前,消息人士透露,北汽赴美與克萊斯勒的首輪接觸已經完成,意欲收購后者公開出售的部分停產車型模具和生產線。除了此前報道中所涉7款車型和1個研發中心外,北汽還希望購買1個發動機系列和1個變速器系列生產線,用于自主品牌搭載,同時借此振興北內(北京內燃機公司)和北齒(北京齒輪總廠)的兩塊業務。
上述消息表明,北汽欲借克萊斯勒洽購資源進行自主升級,特別是零部件方面。對德爾福的興趣也源于此。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欲購買的發動機和變速器業務均為轎車方向。發動機為2.0L-2.4L間某系列發動機,是當初克萊斯勒與三菱、奔馳等共同開發的一款較為先進的發動機。如果引進成功,可能放到北內生產。
變速器業務一旦到手,則將填補北齒的產品空白。北齒是一家從事汽車用齒輪、變速器、分動器和驅動橋總成生產的老企業,隨著北京吉普轉為北京奔馳,北汽福田輕卡業務快速發展,北齒落伍。1992年,北齒曾與美國博格華納公司合資組建了北京華納齒輪有限公司,但終因種種原因陷入困境。2001年,博格華納撤資。
熟悉北汽的人士表示,如果達成收購目標,北汽不僅可為自主品牌實現發動機、變速器的配套,更可有效盤活北內、北齒兩家企業。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此事。有業內人士指出,克萊斯勒與菲亞特的戰略合作有排他性協議,克萊斯勒應該不會出售當前先進的技術和資產。
空心化之憂
諸事未定,但北汽的自主品牌大計似乎已無等待的耐心。即將掛牌的北汽乘用車事業部,將主要負責自主品牌產品的市場研究和策劃、研發、生產準備以及銷售渠道的組織協調等工作。初期鎖定代號為BC701、BC801的兩款乘用車,代號為B40、B51的兩款越野車及兩款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
但也有消息稱,北汽控股乘用車事業部在市場定位、成本企劃、工藝路線、生產準備、品牌策劃、營銷計劃以及網絡建設等方面的戰略規劃還未最終形成。同時,和奔馳方面有關M271發動機的談判還未達成一致。
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在轎車方面,北汽正緊鑼密鼓地研發三款車型,包括分別在北京現代索納塔、克萊斯勒鉑銳以及奔馳某款車型基礎上研發的三款中高端自主品牌。其中只有在索納塔基礎上研發的自主品牌初顯規模。但坊間傳言,汪大總所率團隊對研發要求苛刻,進展與預期尚有差距。
業內人士擔心,在目前情況下,北汽公布的2010年自主品牌上市目標能否兌現得了。而從車型的中高端布局上看,一汽、上汽、華晨等鏖戰激烈的中高級車自主品牌市場能否有機會,存疑頗多。面對跨國、合資公司的競爭,這些已有多年積累的大集團目前仍是舉步維艱。
不過,北汽自主品牌也有兩張王牌可打。一張是“北京牌”品牌。作為最早的獻禮車型,其品牌影響力仍在,朱德親筆題寫的“北京汽車制造廠”7個大字仍在。
另一張牌是越野車方面的優勢。北汽的發展壯大始終與吉普車、越野車密不可分。二代軍車勇士和在吉普2500基礎上研發的車型騎士,均是合資企業自主研發的成功車型。目前,這兩款車已經轉產北汽名下,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