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星:雙攻境內外新能源客車市場
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也稱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30分左右閉幕。大會通過了《哥本哈根協議》。而在此會議閉幕一周前的12月12日,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在中國境內節能與新能源產品的生產權利,由此可見亞星客車不再只做外銷新能源產品,已經開始關注國內新能源產品市場。
JS6126G混合動力客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發布了工產業[2009] 第70號《公告》,《公告》發布了第201批許可的汽摩生產企業及產品,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12米混合動力城市客車JS6126GHV,12米單層及雙層客車混合動力底盤JS6126DGHV榜上有名。在過去五年內,亞星客車先后有200多輛純電動車、混合動力客車或客車底盤出口卡塔爾等中亞及北美等市場,但前幾年亞星客車一直在國內新能源客車市場上表現平靜,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我們還記得2008年3月份中國城市車輛協會在蘇州舉辦的展會上,亞星派出了JS6880GHE參加了展會,而在十天后的上海BAVV展會上該車就再也沒有露面,原因很簡單,這批車全出口了,蘇州展會一結束就到上海港上船出口了。
參加2008年客車大賽的JS6880H純電動客車
2009年7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業界人士十分清楚,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出臺之前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相當簡單,亞星有與奔馳長達十年的合資經歷,自2005年以來與西歐著名汽車設計公司也毫無保留地進行技術交流,對于擁有這樣背景的亞星客車來講,簡直易如反掌,但亞星客車卻選擇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頒布后的一周內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書》,對于一般企業來講,在新標準出臺后都要花一定時間進行標準或管理規則的消化和準備,原因何在?心理沒底。亞星客車卻反應如此神速,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基礎扎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亞星負責任的態度。
原交通部部長黃鎮東(中),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左一)
高度贊揚亞星在新能源客車發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從2008年年初開始,國內不少客車企業紛紛推出混合動力或純電動客車,而且行業內跟風現象十分嚴重。而亞星客車卻另僻蹊徑,如與一汽發動機廠合作研究前置NG發動機客車,現在看來,亞星對市場的把握是正確的。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讓不少企業大大縮減客車采購計劃,要么減少購車數量,要么改變車輛配置,降低單臺的采購成本。盡管全球油價降幅較大,但在中國油價相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NG客車在全國需求急劇膨脹,亞星NG類前置客車需求同比也上升較大。2009年國家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社會影響較大。但可享受新能源補貼的公交企業和客車企業卻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有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并沒有拿到訂單。在政策出臺不到三個月內,不少公交企業也發現所謂的新能源客車的節能情況讓人大跌眼鏡,平均省油10-15%,而整車整備質量增加需要制動力加大,未來電池的更換等后續問題將接踵而至,大家開始煩惱起來。
無論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亞星推出的YZL6603型LPG客車、 90年后期為九寨溝和海螺溝訂制的JS6985GHC后置LPG城市客車,還是從2008年為奧運北京打造的旅游觀光車和2009年為加拿在專門開發的后橫置獨立懸架JS6840GP型高速低地板客車都可以發現,由于亞星客車有與奔馳和西歐設計公司協議期內的技術合作基礎,開發全球頂級水平的客車已無技術困難。對于產品以“新、奇、特”為特色產品亞星客車來說不是敢玩,而是不想一個人玩,亞星希望找到一起玩的伙伴,畢竟產品開發出來是賣的,而不是看的,產品只有賣出去才能成為商品,通過交換買賣雙方實現價值。為了全面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亞星近年來對于一些“新、奇、特”產品更愿意采取“共同開發、共創價值”的處理方法,從而最大程度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對于大眾化的產品首先考慮的是高性價比,如亞星此次僅申報了JS6126GHV一款城市客車,原因是10米以上混合動力客車50%成本構成是混合動力裝置轉換系統,而10米和12米客車在其他部分成本差異并不是很大,但是12米客車的載客量將是10米客車的1.5倍以上,混合動力客車電池及轉換裝置系統1000kg左右,因而申報了對現有車輛底盤承載力、制動力等綜合性能考驗最大的12米混合動力客車。
能做好外銷肯定能做好內銷,鑒于目前新能源客車上游的相關配套產業仍處于成長初期期,穩定性有待提高,客戶購車也是嘗試性購買或政府形象工程的需要,對整個車輛使用期限的情況仍不能充分把握,因而決策稍顯倉促。亞星總結過去四五年在新能源客車方面的外銷經驗,認為企業不僅是給客戶提供一款產品,而是提供包括產品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亞星在提供一款新能源客車的同時,不僅保證其產品在全球現有技術水平下產品的最佳給合,還需要考慮對未來技術升級后的解決方案。三年后如混合動力系統被大家所否認,我們該如何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等?廣州公交前幾年大批量使用LPG客車今天騎馬難下的尷尬局面,我們不希望重演。這幾年亞星售出的后置NG客車未雨綢繆,充分考慮到客戶隨時由用NG燃料而改用柴油燃料的便捷性,底盤離合器至驅動橋部位基本不需要更改,不需要拆卸鋼瓶也能很快布置油箱,如果發動機稍做變更,氣換油車輛照舊能跑。這是一般客車企業不會考慮也難已做到的,而亞星卻一往既往地為客戶牽掛著。
誰也不能對未來新能源車有十足把握,但有一點,您如果選擇亞星合作,與亞星共同進行產品研發,不僅能從中實現更高的價值,盡能規避不必要的投資風險。在購買產品的同時,也得到應對未來技術升級的迅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