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2009:一份非常時期的報告
一份非常時期的報告
公眾對企業提出了更多超越商業的要求
在2009年這個全球經濟依然低迷的年份,宇通給人的印象是,她做公益活動的步伐并沒有慢下來,反而有更加密集的跡象。從宇通社會開放日,到扶助孤寡弱小,再到資助學子的展翅計劃,宇通在調整年里絲毫沒有停步。同時,中國客車行業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在2009年的春天,被宇通托出水面。
宇通發布的《200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核心訴求是,以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己任,以成為受人尊敬的卓越上市公司為目標,以股東、職工、客戶、消費者和社區等相關利益為中心,積極實現各方的和諧共贏。此番“亮劍”,亮的是優秀客車企業的發展觀,亮的是領軍客車企業的責任感。
“責任”,是宇通經常主動強調的一個詞,體現出一個行業領導者的勇于擔當。同時“責任”,也寄托了行業、社會對宇通的殷切企望。有行業專家曾建言:“宇通在中國要更多擔當起領導者的社會責任,從你的規模,你的影響力來開,對于行業、產業都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第二個方面,與應該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公眾也對企業提出了更多超越商業的要求。構筑一個可信賴的組織,不應只限于提供可靠的產品,還應有助于創建和諧的社會關系。
無愧于此,《200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是宇通責任感的一種體現,但絕不是全部。宇通的責任感,由來已久,并固化成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作為全球最大客車生產基地,中國客車第一品牌,宇通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宇通人說,靠一支好隊伍。這支隊伍的靈魂是什么?宇通人說,是大家在統一行動中都堅守的一種核心的東西——文化。
有一種存在,大隱大顯,大顯大隱,它就是文化。所謂隱,藏于人心,不露鋒芒;所謂顯,表于言行,生生不息。企業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隨時解渴的水,“需要很多很多時間,才能形成一點點傳統;需要很多很多傳統,才能形成一點點文化”。發展至今,宇通企業文化建設在行業獨樹一幟, 可貴的是還能夠與時俱進,不斷修正,秉持“崇德、協同、鼎新”信念,恪守“正于心、忠于事、敏于行、精于業”標準……在很多一流企業還在探索如何成就百年基業的奧秘時,宇通已經以人文精神和身體力行給予了答復。
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的專家通過對全球優秀企業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世界500強勝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公司善于給他們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這些一流公司的企業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業文化有著顯著的不同,他們最注重四點:一是團隊協作精神;二是以客戶為中心;三是平等對待員工;四是激勵與創新。憑著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力,使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
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的代表,宇通用兼具優良傳統文化與時代科學精神的企業文化,找到了與世界對話的是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