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目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負壓救護車成為急需物資,國家工信部向全國征集擁有負壓救護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蘇州金龍第一時間上報并著手準備各項工作。在接到工信部下達的緊急任務后,蘇州金龍于2月6日負壓救護車生產立即提前復工。蘇州金龍售后服務團隊也在保障救護車物資和支援湖北疫情一線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自駕20小時1000公里運送負壓救護車緊缺物料
在春節和疫情防控期間,趕制生產負壓救護車的生產物料、尤其是負壓隔離艙和負壓設備的緊缺成為生產過程中最大的難題。
按照計劃,第一批20臺救護車2月15日之前要到達武漢。而負壓隔離倉物資由國家統一調配,物料到貨日期不能確定。為盡快落實供貨情況,蘇州金龍客戶服務部得知隔離倉生產廠家系天津某公司生產,要求在天津的華北大區服務經理孫海峰、駐外服務工程師孔祥樹現場跟催負壓隔離倉的供貨進度。
蘇州金龍售后服務人員自駕運送負壓隔離艙
身為黨員的孫海峰以身作則,與孔祥樹一起全力完成了物料協調任務。他們主動與供應商對接,由供應商提供一套負壓隔離倉進行試裝。但是涉及到發貨問題,多家物流公司都無法保證13日前能將物料發運至蘇州。同時途中多地區因防控疫情面臨交通管制,存在運輸風險。
孫海峰和孔祥樹最終決定分別開車自駕將物料送至蘇州。2月12日下午4點,兩人收到提貨通知,簡單準備了一些水果、餅干及水,帶上家中僅有的4個口罩,晚上8點自駕將物料運往蘇州。
上路后,前期高速比較順利,但途經的河北、山東高速服務區多數封閉,不能吃飯、上廁所和休息,直到進入山東臨沂才可以到服務區休息、加油。2月13日凌晨0點,高速路起大霧,孫海峰和孔祥樹準備走國道,卻因路口封閉無法下高速,兩人只能堵在高速上等待;直至上午9點40分左右,高速才重新開通,孫海峰和孔祥樹終于在13日下午4點將負壓隔離倉送達公司。
車輛深夜堵在高速公路
兩位員工把物料送到后馬不停蹄返回天津,接力開車,于2月14日凌晨5點安全抵達天津。他們看到微信朋友圈被蘇州金龍救護車提前運送武漢的消息霸屏,表示會繼續跟催、協調后續物料供貨進度,保證下一階段負壓救護生產的順利進行。
五星服務全力支援抗疫一線
根據負壓車救護車輛特殊服務保障需求,蘇州金龍組建了特殊的車輛售后服務團隊,由客戶服務總監謝江宏總負責,客戶服務部部長李玉琢、技術中心輕型車部長謝勇分別牽頭,其他服務政策、配件供應、客戶信息、服務網點響應工作等進行具體分工、落實到人,全力保障抗疫一線的車輛售后維保。
針對負壓車使用期間可能存在的問題,蘇州金龍已經指定9家修理廠作為湖北地區負壓救護車的定點服務站,客戶服務部安排專人對接,逐一電話聯系溝通,了解服務站現狀,溝通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月14日,首批負壓救護車正式抵達湖北武漢,蘇州金龍武漢警捷服務站站長張凌立刻對所有車輛展開全面PDI檢查,以及車輛運行前的維護保養工作。“底盤是否完好?零件有無松動?車內物資配件是否齊全?剎車和制動是否正常?燈光是否完好?事無巨細,每一項都要好好檢查。”張凌說,關鍵時刻,與時間賽跑就是與疫情戰斗。因為救護車是用平板車托運,服務站為了提高效率還特意調用兩部鏟車,加快卸車速度。2月15日,第二批負壓救護車到達武漢,天空下起大雪,而地槽已有車輛,張凌為了搶時間直接冒雪進行負壓救護車檢查。
張凌檢查負壓救護車情況
因為武漢采取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和車輛不得隨便出入,這給海格服務站人員上門服務和搶修帶來了難題。“我們的搶修車收到了不得上路的短信,”張凌說,為了保證能夠及時上門服務,服務站人員用自己的車在武漢市奔跑,哪怕扣分也要保證搶修進度。
檢查完畢即將奔赴前線的負壓救護車
目前蘇州金龍負壓救護車已分配給湖北武漢、襄陽、京山、沙洋四地,所有車輛均正常投用無異常。蘇州金龍也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掌握了車輛分配清單和聯系人信息,建立了客戶微信群,方便及時溝通。海格客車武漢服務工程師陳義祥、沈周全天候在微信群中為車輛使用答疑解惑、協調售后維保。身為黨員的陳義祥想去醫務工作現場提供售后服務,最終因為交通管制未能成行。他表示,自己會協調好售后服務工作,盡自己所能為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加油。
蘇州金龍服務小組及相關服務團隊人員電話和服務熱線400-8282019保持24小時暢通,方便對車輛問題及時處理;特殊緊急情況可電話、微信等方式溝通備案快速處理;駐扎在防疫一線的服務人員隨時待命,有問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每天收集車輛故障和處理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對問題和客戶需求進行分析、匯總上報。
根據車輛配置情況,蘇州金龍售后服務團隊已整理出儲備配件清單,并將部分保養件和易損件及可能影響車輛正常使用的配件發往武漢,統一存放于指定服務站內;對于儲備外其他故障零件,由現場服務人員另行及時提報公司,當日確認,當日發運出庫。
蘇州金龍還為每一輛負壓救護車發放使用說明書、保修手冊及服務人員聯系卡,拍攝制作車輛使用、車載醫療設備使用小視頻,由服務工程師收集司機信息并建立微信群,對司機進行現場及遠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