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在近日舉辦的“2025商用車產業發展會議”上,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管理部經理吳洪亭分享了對2025年客車行業趨勢分析的主題演講。
他預測,2025年,客車(注:本文中“客車”是傳統意義上的客車,不含VAN類輕客,下同)整體銷量約為12.5萬輛,同比下降1%;國內公交、旅團、校車三個細分市場銷量大概為8萬輛,同比小幅下降2%;海外市場預計為4.5萬輛左右,同比增長1%。
國內和出口同時發力 2024客車整體銷量重回10萬輛
“2016年,受新能源補貼政策影響,客車銷量規模達到峰值。之后一直到2022年,客車行業整體銷量處于下滑態勢。”回顧近十年客車行業整體銷量走勢,吳洪亭說道。
他進一步分析,從國內和出口銷量來看,國內市場的萎縮特別明顯。2016年國內銷量約為19.39萬輛,2023年銷量直接來到6.2萬輛,意味著每年都會有一個2萬到3萬的下降幅度,并且這個下降的梯度已經成為常態化。
然而,在2023年和2024年,客車行業整體連續兩年實現恢復性增長。其中,2023年,客車銷量實現增長,原因在于國內旅游市場的火爆和出口市場的拉動;2024年,客車行業整體銷量重回10萬輛以上,達到12.6萬輛。取得如此漂亮成績,除開出口因素外,還得益于國內政策的刺激。
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每輛車平均補貼6萬元。其中,對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的,每輛車平均補貼8萬元;對更換動力電池的,每輛車補貼4.2萬元。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在2024年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公交市場需求得到集中釋放。2024年全年公交車銷售3.6萬輛,同比大漲四成,這其中,2024年12月銷售1.1萬輛,占全年銷量近1/3。
國內公交車市場:政策加力擴圍 2025銷量預計4萬輛增10%
2025年,公交車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提高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的更新補貼標準。每輛車更新平均補貼的額度為8萬元,相比去年平均6萬元,提升了2萬元。更換動力電池每輛車平均補貼4.2萬,則是延續了去年的標準。
那么,政策加大刺激,2025年國內公交車銷量將會達到怎樣的高度呢?
吳洪亭給出的答案是4萬輛,預計同比增長10%。他認為,相關政策的刺激對公交車銷量會有一定的作用,但現在公交車公司的購車和置換需求已趨于理性,基本完全基于運力需求,政策帶給客戶置換車輛的驅動力趨于弱化。
“2024年7月底,新能源公交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出臺的時候,有實力有想法的客戶想辦法在年底趕緊把這個‘車’上了,‘吃’到政策的紅利,但可能為了拿到報廢補貼,將一些可能車況還可以的車輛也忍痛割愛給報廢掉了。然后,2025年初,加力擴圍的政策出臺,補貼政策不僅延續還加大了力度,讓已經買車的客戶感覺被‘割了韭菜’,而其他一些客戶則會持有觀望態度。”
據對國內公交車2025年上半年啟動情況的摸排,國內公交采購會啟動7000輛左右,預計占全年的20%,與去年上半年啟動占比的21%接近。吳洪亭認為,2025年下半年,國內公交車市場仍然大有可為,2025年全年銷量會有小幅的增長,但增幅不會特別大。并且,他認為,城市客運量恢復性的增長、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及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都為2025年公交車市場增長帶來助推作用。
旅團市場:2025銷量預計3.8萬輛!文旅產業發展迎利好
2023年和2024年客車整體銷量恢復性增長,旅團市場功不可沒。2024年,旅團客車銷量接近4萬輛,同比增長25%。主要原因是疫情之后,旅游市場快速恢復拉動了銷量增長。
2025年兩會一結束,國家重要領導在貴州、云南兩個旅游大省進行了考察,并且強調文旅融合促進經濟發展,文旅產業要走一條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吳洪亭預測,2025年,文旅產業將會成為各個地方政府的“新寵”,文旅產業將迎來向好態勢;全年的出游人次預計大概率會超過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這會直接刺激旅團客車的銷量。
從細分市場來看,旅團班車市場正快速的新能源化。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多地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淘汰國四柴油車。由于存量比較大,預計有14萬輛左右的國四柴油車會迎來大規模更新,新能源團體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期。
以北京為例,淘汰一輛國四大型柴油老舊客車可得3萬元補貼,購置一輛大型新能源客車可得14萬元補貼,加起來最高可拿到17萬元補貼。上海更新補貼政策力度更大,直接將淘汰補貼金額和電池電量掛鉤,每度電能拿到700元的補貼,最高上限是28萬元。買一輛400度電以下的客車,相當于電池的費用都省下來了,只用出電池以外的整車費用。
“因為2023和2024這兩年連續釋放了疫情三年抑制的旅團客車更新置換需求,2025年旅團客車銷量預計會有小幅下降。”吳洪亭預計,2025年全年銷量是3.8萬輛,同比下滑4%。
校車市場:2025銷量預計2000輛,同比增長18%
由于出生人口的減少,幼兒園、小學撤點并校,校車的運營集中化,校車的小轉大等因素疊加影響,導致近年校車銷量的下滑嚴重。2024年,我國校車僅銷售了1700輛,同比下滑41%。
吳洪亭預測,未來幾年,校車市場的需求將會維持在低位。其中的機會,在于2012年以前的存量校車進入淘汰期,將釋放一定的存量更新需求,會帶動一定的增長,預計2025年校車銷量大約為2000輛,同比增長18%。
海外市場:危中有機 2025客車出口量預計4.5萬輛
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客車出口量降幅比較大;2021年起,客車出口進入快速增長期;2023年,出口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水平;2024年,出口創歷史新高,達到4.45萬輛,同比增長38%。2024年,客車出口增長動力主要源于中東、中亞、東南亞、中美洲這幾個市場。
對于2025年,吳洪亭預測,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加,但是危中有機,客車出口將進入穩定期,2025年客車出口量預計4.5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客車出口量將繼續增長,預計為1.2萬輛,在客車出口中占比達到了25%以上。
從宏觀環境來看,俄烏和中東的局勢動蕩,對出口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些國家的碳排放要求趨嚴,為新能源市場帶來了機遇;經濟方面,部分地區經濟復蘇乏力;社會方面,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加快,很多國家的政府傾向于花費更小的代價達到更好的成效,客車作為服務公共出行的交通工具是他們的首選。此外,疫情之后,以沙特、印尼這些國家為代表的朝覲活動恢復了常態化,尤其是大的朝覲活動直接會帶來很大的客車需求量。
中國客車新能源起步早,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再加上成本優勢,中國客車在海外很多國家備受歡迎。但是在歐美這類市場,我們近幾年開拓的深度和廣度,可能還不及預期,歐美市場對中國出口的客車產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歐盟力推重型商用車零排化進程力度較大,出臺全球最嚴苛的重型車二氧化碳排放法規,提出城市公交車到2030年要實現100%零排放,這就意味著至少每年需要保持18%以上的增長率。歐洲的門檻很高,但是其市場的蛋糕非常大,這就需要中國的整車廠花力氣、花精力去啃下這塊“硬骨頭”,爭取實現更大的市場份額。
結語
綜上,吳洪亭認為,2025年整體客車市場銷量較去年基本持平,大約在12.5萬左右,同比下降1%;國內公交、旅團、校車三大板塊銷量加起來大概為8萬輛左右,同比下降2%;海外市場預計為4.5萬輛,同比增長1%。整體來看,2025年客車市場依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