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海外訂單已排到今年6月份,我們在海外有持續的訂單。”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客車研究院院長齊洪磊日前透露,中通客車正在加速深耕海外市場的布局。
面對當前美國加征高額關稅,中通客車對美出口產品少,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有限,“目前海外市場競爭壓力比較大,我們一直在擴充人員布局,提升海外服務能力。”
今年以來,中通客車海外訂單大幅增長:沙特成為中通客車首個超萬臺的海外市場;中國客車產品首次進入迪拜公共交通體系……
在國際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這家山東企業如何持續開拓全球版圖?其背后的“出海密碼”是什么?
以“量身打造”叩開全球大門
“中通好!”在中通客車出口智利89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首批車輛發車儀式,智利客戶代表馬蒂亞斯·拉托雷用流利的中文點贊。
作為近年來中國客車出口智利的單批次最大訂單,這已是中通客車近三年來斬獲的第三個海外“超級大單”。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通客車成功拿下阿聯酋迪拜的40臺新能源客車訂單,這是中國客車制造企業首次批量進入迪拜的公共交通市場。
頻繁攬獲“大單”,既源于市場端的主動開拓,更得益于生產端的精準匹配需求。中通客車組建了近千人的研發團隊,在整車節能技術應用、一體化集成、動力系統匹配等核心領域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尤其在整車可靠性、環境適應性和用戶習慣適配性上做足“精細文章”。
“針對不同國家的應用場景,我們以定制化策略精準賦能全球市場。”齊洪磊表示,公司針對不同國家實行“一國一策”策略。例如在新加坡,技術團隊實地調研當地高溫高濕氣候及狹窄路況,專門開發了窄體轉彎車型,優化車輛布局與轉彎半徑;在非洲市場,根據復雜路況和駕駛習慣,特別強化車輛底部防護結構,提升耐用性。
中通客車同步升級服務網絡,將售后服務響應半徑從300公里縮短至180公里以內,構建起更貼近用戶的全球化服務體系。
“產品+服務”兩條腿走路,不僅助力中通客車叩開沙特、迪拜等高端市場大門,更在北歐等發達國家市場實現零的突破。
科技研發鍛造“出海”實力
從中通的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出口1652輛,新能源占比達22.58%。截至目前,已有8萬多臺中通新能源客車行駛在全球各地。
中通客車的成績是山東企業通過高質量產品撬動全球市場的縮影。數據顯示,一季度,山東外貿出口“含新量”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出口值增長70.4%。
走進中通新能源車輛遠程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對車輛運行軌跡進行回放、獲知車輛電池情況等實時數據。在中通客車的裝備車間,噴涂機器人在無塵車間里精準作業,其油漆利用率提高近一倍,還能大幅提升涂裝質量。
中通客車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累計投入超5億元。“公司主抓節能、安全和智能化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提高中通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齊洪磊說,新能源讓中通客車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在新能源客車出口這一賽道上,中通客車正在持續發力。
2024年以來,中通新能源客車已先后出口至葡萄牙、新加坡、丹麥、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科技研發的厚積薄發,讓中通新能源客車在全球市場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在歐洲,中通客車成為首個通過歐盟WVTA整車型式認證的中國客車品牌,中通H13E純電動城間車在德國全球首發;去年,35輛中通18米BRT純電動客車交付葡萄牙,在科英布拉市主城區和郊區之間的穿梭,中通客車成為葡萄牙最大的新能源客車供應商,市場占比超過50%;在埃及,中通N系純電動公交成功進入埃及金字塔景區……
“公司一直以硬核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擦亮中國客車綠色智造的名牌。”齊洪磊說,中通新能源客車在“走出去”的同時,也要更快、更好地“走進去”。
(大眾新聞記者 田汝曄 曾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