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普、藍青松:MAXUS大通V80海外熱銷
上海汽車商用車發展迅速。短短14個月,MAXUS大通V80在無錫工廠下線,并接到大量海外訂單;2011年上海汽車商用車整體銷量計劃達到20萬輛。未來,上海汽車將如何規劃商用車業務?上海汽車的競爭優勢在哪?記者與上海汽車副總裁肖國普、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藍青松就此進行了對話。
記者: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商用車整體表現也不及去年。上海汽車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肖國普:總體看,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增長速度放緩,其中乘用車銷量整體增速下降,商用車中的部分細分市場出現負增長。今年上半年,上海汽車銷量超過200萬輛,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盡管增長速度放緩,但同比增長超過10%。我們的紅巖重卡增速在細分市場居前,同比約增23%。
記者:2015年,上海汽車計劃商用車躋身全國前三名。如果按目前市場分類,上海汽車商用車總銷量并不高,遠遠低于乘用車。上海汽車的后發優勢是什么?
肖國普:其實,我們不僅是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公司,也是最大的商用車企業之一。上汽通用五菱生產的五菱之光歸為商用車之列,去年生產123萬輛。而我國最大的商用車企業年銷量沒有超過100萬。但國內統計標準發生變化,2007年開始,主管部門將微型面包車歸為乘用車。這樣一來,我們變成了國內商用車的小個子。如今,我們從零開始。今年超過20萬輛,“十二五”超過40萬輛至50萬輛完全有可能。
這不是喊口號,而是有準備的。首先,我們抓好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比如超過30億投資至上海柴油機公司;旗下的上海變速箱公司專門成立了商用車事業部,投資幾十億于商用車變速器。此外,我們和外資談判,生產后驅動橋。構造這些零部件形成體系,有利于未來商用車的快速發展。
其次,我們商用車布局已經清晰,從重卡到輕卡,從輕客到大客都有。重卡有紅巖汽車;南京有輕型車基地,上海有申沃客車。最近大通V80項目建成,直接針對發展最快的輕型客車市場。V80是一個嶄新開始。用轎車的標準來生產商用車。
記者:據了解,在大通V80量產前,你們已經接到了不少海外訂單。你們最大的海外市場在哪?
藍青松:全球有46個國家的72家海外經銷商已和我們洽談海外銷售業務,我們海外的經銷商已經覆蓋了歐洲、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市場。英國、南非、東盟客戶已經簽署合作協議。其實,產品開發和海外的網絡建設幾乎同步進行,但沒想到海外網絡建設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快。這一方面源于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源于MAXUS大通這一國際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目前,海外經銷商催著我們交貨,希望盡快拿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