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青松:大通將彌補上汽商用車短板
眾所周知,上汽集團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但上汽商用車卻由于政策限制、統計辦法調整等歷史原因成為上汽集團的短板。上汽商用車總經理藍青松在接受記者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上汽商用車公司的正式成立以及MAXUS大通首款產品V80的下線和即將上市,將會最大的限度地彌補上汽商用車短板,目前上汽商用車將借助MAXUS大通品牌完整商用車產品的全面布局,是上汽在“十二五”期間沖擊商用車全國三甲的核心力量。
記者:如何解讀MAXUS大通用乘用車標準造商用車?
藍青松:我們在收購MAXUS之后,對這一傳奇商用車品牌的產品進行了外型、內飾、鈑金等各個方面的修改,著力提升產品品質。比如說整個動力總成系統都是源自世界級的公司或其國內合資公司,供應鏈和核心零部件體系優勢明顯;底盤技術的轉向機用的都是乘用車的技術,懸架系統、制動系統、ABS等電子設備全部由博世提供,并首次在商用車產品上應用了胎壓監測,包括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等乘用車的基本配置;車身是在英國原有設計的基礎上保持了承載式的車身結構,能夠承受4噸的壓力,車身電子和電氣架構都是整體式的,控制系統同樣由博世提供。這一系列的產品設計和配置保證了MAXUS大通首款產品V80及后續產品的乘用車品質。
記者:V80目前已經下線,并即將上市,之后有沒有更多的產品推出?
藍青松:媒體、供應商、經銷商都在關心我們的后續產品,我們的第二款產品平臺SV-70已經開始開發了,產品架構基本已經確定了,項目投資9.8個億,針對最快速增長的一個商用車市場,今年上半年商用車銷量盡管出現下降,但是輕客市場還是增長的,輕客兩個細分市場增長很快;我們第三個平臺產品開發涉及中高端輕卡,目前正在做技術研究。另外在商用車公司下建立投資兩億的全資改裝車公司,我們準備推出20多個改裝車產品系列。
記者:上海商用車預計2015年沖入前三甲,有哪些規劃支撐這一目標的實現?
藍青松:上汽商用車的量是不小的,只不過最近國家的統計分類有所變化,比如五菱之光我們過去是作為商用車的,一共是150萬輛左右,應該說上汽已經是最大的商用車企業,不過國家把五菱的微面變成乘用車,我們就變成商用車的小個子,我們必須重新發力。商用車的總量要做到40萬—50萬輛左右?!笆濉逼陂g,我們會在商用車領域發力,首先我們要把商用車發展的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抓好,我們收購了上海柴油機有限公司,全方位的扶持,我們的上海變速箱公司成立了商用車事業部,專供商用車變速箱,目前也在跟外資尋求后驅動橋的合資合作的機會,這些核心零部件對上汽商用車未來的發展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我們的布局從重卡到中卡到輕型卡車,還有工程機械、輕客,我們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信心,今年上汽商用車整體20萬輛完全可以實現的。
記者:V80何時上市,具體的銷量預期是什么?
藍青松:V80實際上是四個系列同時下線,我們市場定位是面對高端,移動辦公,城市物流等,四個產品系列已經準備好上市了,目前正在生產爬坡,我們準備9月份開始向用戶交車,我們會在9月份公布具體的目標,不同的版本和系列會在8月底9月初把詳細的架構公布。今年的銷量目標在9月份開始交車的情況下,大概在4000輛。
記者:MAXUS大通V80會不會與依維柯產品出現同門相爭的情況?
藍青松:南京基地主要生產輕卡和輕客,依維柯這個輕客車型是有車架和橫梁的非承載式車身,而無錫生產的V80及后續產品是承載式車型,輕量化承載式車廂是未來的輕客發展趨勢,另外依維柯是后驅車,而V80采取的是大部分乘用車使用的前驅技術,我們真正的直接競爭對手是江鈴全順,因此南京基地和無錫基地的產品并沒有直接的市場沖突。
記者:盡管MAXUS是歷史悠久的商用車品牌,國際上也有很高的影響力,但MAXUS大通在歸屬上汽之后,如何進一步強化其在中國和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藍青松:MAXUS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品牌,我們通過收購英國這家公司擁有了這個品牌,盡管這家企業經營出現了困難,但品牌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全國76個國家73個經銷商已經找過我們洽談,這也是源于品牌影響。我相信消費者會通過對我們產品的進一步了解,首先了解我們的技術,我們信賴進取的品牌理念,上汽商用車會進一步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國際影響力做強做深。盡管如此,上汽商用車公司和Maxus大通的品牌知名度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公司形象,品牌形象都需要進一步提升,這也是我們目前工作的一大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