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每年12月的年會季,也是各家重卡企業的“交卷”時刻。
2024年12月12日,一汽解放在青島舉行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交出了2024年的“成績單”:整車銷售逆勢增長7.4%,國內中重卡份額穩居第一,出口銷量攀至6萬輛新高度,新能源產品連續兩年翻倍增長,9個細分市場行業第一……會上,一汽解放又提出了新一年的目標:2025年整車銷量目標33萬輛,同比提升27%,其中海外8萬輛、新能源4.6萬輛。
毫無疑問,這是一組很有挑戰的目標,一汽解放將如何實現?
請看第一商用車網帶來的報道。
2025年挑戰整車33萬輛,海外+新能源要擔大任
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一汽解放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碧磊在大會上強調,“當前全球商用車行業仍有諸多風險和挑戰,我們認為,2025年中重卡市場的危與機是并存的。”
會上,一汽解放常務副總經理于長信做營銷工作主題報告,對2025年市場做了以下研判: 2025年中重卡市場需求預計達到105萬輛,同比增長5%,其中國內和海外需求分別達到70萬輛和35萬輛;解放進入的國內輕卡市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1萬輛。
客觀地看,解放對明年市場的預判是較為樂觀的。“我們的樂觀態度基于兩方面,一是轉型帶來的幾個機會市場,比如新能源、出口、智能車等;二是在國際環境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中國保持經濟增長必定會拉動內需,這對商用車而言是機會;如果國家再出臺刺激政策,勢必還會有大波更新需求。”于長信分析道。基于對明年市場的預判,一汽解放提出了極具挑戰的目標:2025年整車銷量挑戰33萬輛,其中海外銷量8萬輛,新能源銷量4.6萬輛。從這組目標不難看出,海外市場和新能源市場將在解放未來銷量結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新能源和海外市場在2024年就對解放貢獻頗大:2024年,解放新能源產品突破1.5萬輛,達到1.62萬輛;海外銷量達到6萬輛(2020年僅有6000輛)。2024年,新能源+海外銷量預計占到解放全年銷量的30%左右,根據2025年目標,這個數字將提升到38%,新能源和海外市場分別占14%和24%。
除了被“點名”的新能源和出口,解放2025年實現33萬輛整車目標還有幾個機會市場。一是于長信所說的由內需拉動帶來的國四置換需求,包括資源運輸、港口牽引車、冷鏈運輸等上一輪購車高峰期投運的車輛即將迎來置換潮;二是跨境公路運輸(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TIR)火熱帶動需求大漲,預計2025年TIR運輸車需求將達到5000輛,同比有4倍的增長空間;三是快遞快遞行業中智能車占比快速提升帶來的需求,預計2025年占比將從今年的18%提升至30%。
發布“SPRINT2030”戰略,2030年海外銷量要超18萬輛
2024年,除了鞏固燃油車、燃氣車“基本盤”,一汽解放還在新能源、海外、輕型車等領域積極尋找增量,這也是其全年實現26萬輛銷量的重要支撐。其中,出口銷量成功突破6萬輛,同比增長33%。從2020年的6000余輛到今年突破6萬輛,解放在出口市場已連續四年保持高增長勢頭。
本次大會,一汽解放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勝發布了一汽解放“SPRINT2030”國際化戰略。“SPRINT2030”戰略明確,2030年,一汽解放全球銷量超過50萬輛,海外銷量達到18萬輛,占比達36%。同時,以“三步走”階段規劃,全面構建一汽解放“全球化布局、多品牌運營、技術引領、業務創新、共建共贏、以人為本”的六項國際化戰略舉措。按照“三步走”規劃,近期(2025年)是突破重點市場,建設全球品牌時期,將實現8萬輛銷量(占比24%);中期(2026-2028年)是快速全面擴張時期,這一時期加速本地化布局,實現11萬輛銷量(占比26%);遠期(2029-2030年)是高質量發展期,最終實現全球領先,實現18萬輛銷量(占比36%)。
“解放‘SPRINT2030’海外戰略和我們以往,以及與友商都很不一樣。”李勝表示。李勝所說的“不一樣”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國內海外同代、同平臺發展,不會再向海外市場導入J4、J5等淘汰車型;二是不再做市場國際化,而是更多做品牌國際化。把工廠導入到國外,把研發放到最前線,未來還要全球化采購,盡可能地產、地用、地銷。這些“不一樣”,或許就是解放2030年海外要賣18萬輛的最大底氣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解放國際公司在大會當天同步成立。此外,一汽解放還計劃在海外推出FAW TRUCK品牌,進一步推動解放品牌在海外美譽度和認可度的攀升。
五大基地齊發力,新能源明年4.6萬輛,后年7.5萬輛
“2024年,解放新能源將全面切換2.0產品。”李勝在一汽解放去年的商務年會上曾這樣表示。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數據,截止到11月份,解放共有16款新能源重卡產品銷量超過百輛,產品涵蓋純電動牽引車、純電動自卸車、燃料電池牽引車、純電動混凝土攪拌車、純電動洗掃車,銷量最高的一款純電動牽引車銷量接近2000輛,是目前新能源重卡市場的銷冠車型。
“目前國內所有適宜新能源車運營的場景解放已全面布局,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混動車型都已量產并大批量投放市場,技術已經很成熟。更關鍵的是,解放新能源產品省電、輕量化等口碑在業內已經建立起來,最近幾個月解放新能源重卡在某些特定領域持續第一,正是得益于我們的產品競爭力。”一汽解放副總經理季一志這樣解釋解放今年在新能源市場取得突出表現的原因。
據了解,解放新能源錨定明年4.6萬輛、后年7.5萬輛的目標,是基于整個商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以及解放新能源產品前期市場積累的綜合判斷。“解放五大生產基地即將全部具備新能源產品生產資質,年產能10萬輛。”季一志透露。
此外,由于新能源車運輸成本非常高,解放的多個基地共享生產就具有很大的優勢。“解放的新能源產品,幾大基地都能生產,解放新能源車的交付成本最低,維修也最方便。”李勝表示。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解放正在進行的新能源轉型,并不是單一的產品轉型。“要做好全體系向新能源全面轉型的工作。以營銷為例,我們正在策劃全營銷體系的新能源轉型。”吳碧磊在被問及“變革”時這樣答道。具體而言,解放在營銷方面,正在由“傳統能源主導”向“傳統+新能源”融合深耕邁進,包括渠道融合、銷售融合和服務融合,同時要求經銷商做到思想上和行動上的雙重改變。
“解放的新能源轉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渠道轉型,解放目前300多家經銷商,每家都要賣新能源車。未來解放將按照直銷和渠道營銷兩種方式,配置新能源業務所需資源,加強能力,提供政策支持。”李勝告訴記者。
結束語
2024年,國內商用車市場競爭慘烈,卷運費、卷價格、卷銷量,并且國內的“卷”還有向海外蔓延的趨勢。這樣的市場形勢下,解放年初提出的幾個主要目標——“中重卡銷量第一”、“輕型車增速第一”、“出口增速第一”等悉數實現,表現不可謂不亮眼。2025年,解放將挑戰33萬輛,并明確海外8萬輛、新能源4.6萬輛的目標,海外和新能源市場未來要擔大任的決心非常明確。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解放今年商務年會不再叫“商務年會”,而是“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這是解放首次將商務年會冠以“全球”之名,同樣彰顯出一汽解放為實現國際化美好藍圖、全球化發展目標的堅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