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燃料未出 柴油病根荒難祛
又是“柴油荒”,愁壞了車主,也苦悶了專家和學者。本來國家日趨嚴厲的道路管理條例就讓貨運司機們叫苦不迭,現在又因加不到油而停運,日子實在難過。而以研究社會問題為強項的專家、學者們,面對著年年出現的“柴油荒”卻更為無奈,幾乎每年的研究結論都一樣,“柴油荒”卻還是年年出現。
柴油荒是資源浪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譚秀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這種‘柴油荒’是嚴重的資源浪費,用戶花錢買了車、交了稅,就應該讓他們運營。僅僅由于‘柴油荒’使得加油站外貨車排長隊,無法正常上路,就是在浪費資源。此外,本來加滿油可以跑上幾百公里,現在卻因為限量供油,不得不頻繁進出加油站,不但是時間和油料的浪費,同時還帶來了更多污染,違背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
有貨運司機反映:排了兩三個小時,好容易輪到加油了,可加油站還是只給加100~300元的油,頂多能撐到下一個服務區。為了防止半路沒油拋錨,司機大多都準備了油桶。“柴油荒”嚴重時,車在路上跑的時間都不如排隊加油的時間長。
“用戶都很被動,到底生產和流通部門出了什么問題導致‘柴油荒’,而且每年都發生?”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副會長王麗梅說:“據我所知,目前運輸行業的一些大戶為防備年年出現的‘柴油荒’,自己都在儲備燃油,但這很浪費資源,也增加了額外負擔,提高了物流成本。運輸企業本不應該承擔儲油的責任,何況這樣做危險隱患也很大。行業不倡導這樣做,企業也是無奈之舉。”
替代燃料求解柴油荒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認為,主要是管理因素導致柴油荒,而且每年都發生。更有相關業內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柴油荒’有時是出于人為因素,國有企業的壟斷操作是違背市場規律的,更是相關部門不負責任的表現。每年都有‘柴油荒’,也沒有哪個部門出來說明問題,但相關政府部門調控能力有限,最終導致‘油荒’頻繁出現。”
無論是人為因素還是其他,柴油荒一次次地發生,也在提醒人們注意將來的能源危機,替代燃料的話題再次被推到前臺。
“石化燃料作為非可再生資源終將枯竭,但至少30年內,汽車工業還是會以汽油和柴油為主要燃料。就目前我國的情況而言,天然氣、液化氣還是最為現實,而且是難度較低的替代燃料。現在天然氣動力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都已有一定范圍的應用。至于替代性生物燃料,因為我們是人口大國,首先要考慮的是糧食安全問題,所以不具備大批量生產的條件,要謹慎推廣。”譚秀卿說。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行業處蔡主任對記者介紹道:“現在談能源危機還尚早,可是國家目前已將能源安全問題提升到重要層面,為配合國家關于清潔節能和新能源技術的推廣,協會也相應做著產品配套服務工作,鼓勵發展新技術。我認為,在天然氣商用車的推廣方面,這兩年發展得并不理想,技術和市場都有萎縮跡象。用戶反映加氣站等配套設施不完善,使得加氣不便利,再就是天然氣車輛的動力不如柴油車,這在道路狀況不好的地區更為明顯。但無論是替代性燃料還是新能源技術,如果配套設施不完善,就難談市場推廣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