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汽車投資:新能源開枝 商用車散葉
不知不覺中,2009年1~11月中國汽車銷量已經突破1200萬輛,全年預計將達到1360萬輛。而上個周末,北京的汽車保有量更是突破400萬輛,2年零7個月,是北京從300萬輛增長到400萬輛的時間跨度,這比從200萬輛增長到300萬輛的用時,提前了1年零2個月。
隨著汽車市場越來越火爆,汽車板塊也成為A 股市場最吸引人的板塊。1 月1 日至11 月30 日,汽車整車板塊平均上漲252.47%,汽車零部件上漲207.43%。其中,整車中乘用車上漲295.78%,商用貨車上漲208.72%,商用客車上漲135.83%。
但2010年的汽車業能否繼續風光無限?在未來政策基本維持現狀的情況下,汽車股是否還能維持增長態勢?
對此,分析機構預測,汽車各子行業景氣均將處于上升或高位維持狀態。與2009年有所不同的是,大型商用車有可能步入快速發展期,而前期準備充分的新能源汽車和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零部件企業也將進入量產階段,零部件企業也將迎來全球經濟復蘇后的增長。
商用車后勁十足
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的6大任務,其中一半是關于汽車業的。
除了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明年年底外,還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由13個擴大到20個,選擇5個城市進行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試點;此前多方關注的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將續減,優惠政策由減按5%征收調整到減按7.5%征收。
而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舊換新補貼標準不超過6000元,明年將調整到5000元至1.8萬元,可見國家對商用車特別大型商用車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強。這一條將利好濰柴動力(000338.SZ)、中國重汽(000951.SZ)等。
“從我們目前對2009年各汽車細分行業的增速預期看,2009年乘用車行業出現快速增長,而以重卡和大客車代表的商用車行業增速明顯偏低。”海通證券認為,新政策的出臺就是為了加強人們對商業車的購買欲望,對商用車行業構成利好。
目前的情況是,濰柴動力在重卡整車、重卡發動機和變速器市場具有絕對的地位;而中國重汽在重型汽車領域擁有壟斷優勢,該行業2010年上升趨勢明確。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的重卡行業,自7月份開始出現銷售猛增的業態,連續幾個月上漲幅度超過80%。而中國國內運輸物流業的復蘇,基礎建設工程進入中期,采掘業增速提高,以及房地產行業超常規的發展,都將進一步保證重卡的銷量增長。預計明年,重型汽車銷量增速有望進一步提高至16%~20%。
除了重型汽車外,客車行業近幾年也顯示出低彈性特征,2010 年客車行業的復蘇趨勢已然確立。目前大中型客車市場已經開始復蘇,隨著經濟進一步復蘇企穩,不存在需求透支的大中型客車內銷增長無憂。同時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明年出口逐漸復蘇也值得期待,鑒于內需、出口增長前景,大中型客車行業是明年汽車行業增長最確定的子行業,預計銷量增長可達15%左右。渤海證券分析師張立平表示,與乘用車相比,客車的增長空間相對更大。相關受益企業包括宇通客車(600066.SH)、中通客車(000957.SZ)和安凱客車(000868.SZ)等。
另外,汽車下鄉政策將長期利好商用車市場,在城市化汽車消費競爭激烈的時候,農村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足可以支撐商用車在該領域“繁榮”5年。如福田汽車(600166.SH)、江淮汽車(600418.SH)等。
但反觀乘用車市場,在2009年意外“井噴”后,華泰證券預測,2010 年和2011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仍將有不低于15%的復合增長率。但與此同時,主要乘用車企業未來2 年的擴產計劃仍然謹慎。
車購稅減征幅度下調雖然不足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但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降價為主的銷售局面,很難讓乘用車企業達到超額的盈利水平。
新能源汽車的“快車道”
2009年,或許可以稱之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元年。從北京到天津、從上海到唐山,各地紛紛設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
這對于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位的汽車行業來講更是任重道遠,與2009年相比,2010年國家將會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脫離了汽車產業本身的局限,目前來看即將崛起的新能源汽車業將廣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來說,更是基于“低碳經濟”的一場技術革命,尤其是在即將出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新能源將是其七大行業產業之一。
目前對于已有政策信息的梳理,尤其是發改委在12月9日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透露出的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重點,以及成為未來中國經濟重要的新增長點,已經逐步明確。
對此,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12月12日表示,當前中國的鋰電池新能源汽車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不大。以比亞迪來說,之所以在此輪的汽車競爭中處于領先,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比亞迪在鋰電池技術方面走在世界潮流的最前沿,但是中國汽車技術除了鋰電池比較領先之外,大功率的發電機和電子控制技術與世界領先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中國汽車還需在這兩個方面進行研發和創新。
另外,將有5個城市作為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的試點;有7個城市成為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這將進一步利好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乘用車。目前一些城市已經提前布局。
根據《投資者報》調查顯示,北京、上海、重慶以及深圳和武漢出現在這5個城市中的概率比較大。相關受益公司包括福田汽車(18.38,-0.29,-1.55%)、上海汽車(25.18,-0.13,-0.51%)(600104.SH)、東風汽車(6.40,-0.12,-1.84%)(600006.SH)、長安汽車(13.45,-0.35,-2.54%)(000625.SZ)、比亞迪。
其中,以深圳的規劃較為詳實。根據《深圳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事實方案(2009-2012)》,深圳市計劃2012年底前再投放各類新能源汽車2.4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4000輛。此外,深圳計劃用5年投入12.5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開發,還計劃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5萬元的補貼。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進一步擴寬,上汽集團和北汽控股都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汽集團副總裁李積榮此前對《投資者報》表示,世博會運營時上汽集團將提供跨越四大系統(純電動、超級電容、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約1000輛新能源車;2012年,推出節油50%以上的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及零排放的自主品牌純電動轎車。而據記者了解的最新消息是,上汽集團有望加快把新能源汽車業務裝入上海汽車。
北京市發改委在此前公布的《調整和振興汽車產業實施方案》中提到,努力使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特別是電動汽車產業實現跨越,成為國際領先的電動汽車研發中心,為建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基地打下基礎。
、
作為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牽頭企業,北汽控股旗下的福田汽車,在2010年將形成年產混合動力客車800臺的能力,配套國產電機、電池等關鍵總成的不同類型混合動力汽車整車銷量500輛以上;2012年將實現年產混合動力客車1500臺的目標。
“零部件”領漲?
此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商,尤其是電池生產商,也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好行情猛增向上的趨動力。
雖然鎳氫電池HEV仍將是新能源車的主流,但隨著磷酸鐵鋰成品率提升帶來電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國充電站網絡的逐步建立,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要動力的PHEV、EV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中,科力遠(16.28,-0.70,-4.12%)(600478.SH)、杉杉股份(17.51,-0.09,-0.51%)(600884.SH)、萬向錢潮(7.22,-0.17,-2.30%)(000559.SZ)、華芳紡織(11.64,-1.29,-9.98%)(600273.SH)等值得關注。
除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商的發展,傳統整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將受到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整車的雙重影響。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大宗商品價格開始迅猛上漲,鋼材、鋁、橡膠、原油、塑料等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上漲,大多數汽車廠商的原材料庫存會有一個季度的提前儲備,目前汽車行業已經開始感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在汽車零部件企業里受原材料上漲壓力最大的企業是車橋類企業。
國海證券分析師王清濤表示,能夠確認的是汽車零部件企業里化工類企業受此影響相對較小,從明年發展的增速上看,福耀玻璃(13.59,-0.76,-5.30%)(600660.SH)和中鼎股份(14.04,0.39,2.86%)(000887.SZ)相對明確。主要是這兩家企業在原材料方面受限程度較低,而在各自領域內,又都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再加上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出口都已經顯示出復蘇跡象,明年出口有望進一步復蘇,尤其是零部件出口的反彈行情比較明確,進一步利好兩家企業。
此外,今年中國汽車產銷結構偏低端,這主要是政策“強心劑”的短期效果所致,對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影響比較大;2010年汽車產銷結構檔次重心將上移,下游客戶將主要是中高檔轎車,這將有利零部件公司的增長。
根據國外研究表明,一個國家千人乘用車保有量在5~20輛之間時,將出現第一輪快速增長期,中國在2008年完成了第一輪快速增長期;并從去年底開始進入第二輪高速增長期,將從千人20輛保有量增加到千人100輛。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對此表示,中國第二輪汽車快速增長期估計在15年時間,在此期間,汽車銷量年均增長13%~15%,相當于GDP增幅的1.5倍左右。
然而遺憾的是,由于2009 年的高景氣,行業估值相對市場的折扣正在消失,這使得2010 年選擇汽車股投資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相對2009 年大幅增加。但可以確信的是,汽車股的投資仍然是低風險的選擇。
王清濤認為,2010 年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以及產能利用率提高將明顯改善汽車行業的盈利能力,汽車行業盈利情況將出現歷史最好水平,預計同比將出現20%以上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