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大通”品牌 上汽將上演同門斗
看起來,中國的上海汽車(600104)與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注定有著深厚的淵源。時代周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繼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1月向境外媒體表示,將按照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在伯明翰設廠生產自主研發的MG(名爵)轎車后,上汽與位于伯明翰的英國商用車LDV公司展開的深度合作也有重大進展。
記者從上汽內部獲悉,2月28日,其商用車品牌發布會將于上海舉行。新品牌或將取名“大通”,技術源自于上汽2009年收購的英國LDV公司,該公司主打產品為Maxus系列面包車和微型巴士。
為重塑商用車形象,2009年12月2日晚,上海汽車發布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股票停牌。不久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虹向外界證實,上海汽車成功收購英國輕型商用車制造商LDV公司的相關汽車業務。但截至目前,有關LDV項目的進展細節,上汽集團對外一直秘而不宣,如今這層迷霧正被吹開。
一位上汽的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其LDV商用車項目一直在悄悄進行當中。“收購LDV后,上汽著手進行了有關2.0、2.5、2.8升柴油輕型多功能商用車(VAN)的研發和調試。”該名人士進一步透露, “產品今年就會推向市場。”
對于此次上市情況,上汽公關處相關人士在2月21日接受采訪時并沒有透露更多內容。她只表示,品牌名稱暫時保密,而新車型要晚幾個月才會推出。宏源證券一位汽車分析師對此表示,比起實力雄厚的乘用車項目,上汽商用車業務一直發展欠佳,“發展商用車業務,對于上汽的意義更在于實現集團整體銷量的攀升。”但讓他為之擔心的是,此舉背后也可能為上汽的發展帶來隱憂。“這已經與上汽依維柯的輕客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同門競爭關系。”他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看重技術
事實上, LDV汽車在2005年和2006年兩度被美國Sun Capital Partner公司及俄羅斯高爾基汽車集團收購,并于2008年12月宣布停產。
作為一家輕型商用車企業,LDV所擁有的1.3萬輛年生產能力在國內并不見長,但長江證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LDV采用的是歐式成熟的整車設計技術、匹配、工藝技術。
作為英國LDV攜手韓國大宇歷時5年、花費5億歐元打造的主打產品,Maxus于2004年年末上市,曾被英國“專業廂貨和輕卡雜志”評選為2005年度廂式車車型。“近兩年國內才普及的高壓共軌發動機技術在幾年前就已經應用到LDV產品上,這也讓其擁有豐富的車輛匹配經驗。”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英國LDV整車質量相對較輕,并擁有一款不錯的發動機,上汽借收購LDV可加速旗下輕客產品的升級換代。”
$page$
長江證券分析師指出,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可彌補上汽旗下無單純歐系輕型商用車發動機匹配經驗的遺憾。“盡管上汽集團旗下擁有依維柯Daily研發平臺,但該平臺源自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的底盤技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國內,依維柯Daily都不占優。”
在業內專家看來,Maxus系列輕客產品仍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即使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國產化匹配都值得。北京零點前進策略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咨詢顧問李子良表示:“目前國內僅有福建戴姆勒、南京依維柯、江鈴汽車(000550)等為數不多的汽車企業推出的產品,國內對于中高檔VAN車型的需求非常的旺盛,產品利潤率絲毫不亞于合資品牌的中高級乘用車,這是LDV吸引上汽集團購買的重要原因。”
曲線救商
盡管上汽集團2010年以超過358萬輛、同比增長31.5%的年產銷成績收官,但這一數字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令人滿意。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名為《2010年轎車年銷量排名》名單中,上汽名爵以19569輛、月銷量不足1700輛的銷售成績位居第117位,這意味著名爵自2008年面世以來已經連續第二年虧損。
商用車的委靡不振更使上汽自斷其臂膀。2007年,為加快商用車整車業務整合,上海汽車收購了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涉及的金額達到十多億。兩年后,年銷量不足700輛的重卡銷售成績令上汽集團將匯眾轉手山東重工。與匯眾同命運的還有上汽集團旗下的凌野重卡,由于成本過高、營銷能力不足,凌野重卡去年已陷入停產狀態。李子良表示:“近兩年,輕型商用車發展勢頭良好,受到國內生產企業青睞,在國內重型商用車業務受到重挫的上汽集團無疑看到了新的商機。”資料顯示,輕客行業過去幾年平均增幅將近30%。
同門競技
比起新的資本運作,LDV如何為上汽集團所用更引人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試圖扭轉商用車形象的上汽集團正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新的風險。目前,上汽旗下的依維柯輕客排量為2.8升。 “這顯然會造成同門競爭關系。”一位商用車行業的資深人士也同意宏源證券汽車分析師的觀點。“兩種產品目前看起來用戶群體存在著相當大的重疊,一個是知名度極高、后期維護成本較低的老式產品,一個是知名度和美譽度都較低的新式產品,最后還是要看市場的檢驗。”
而事實上,比起同門競爭關系,上汽LDV國產化產品還未上市已經遭遇到隱形勁敵。實際上,比起南汽依維柯而言,東風輕客的競爭更要來得直接。東風股份在2007年初就將目光投向了輕客市場,產品藍本也是英國LDV的MAXUS,有望今年下半年推出。
李子良表示,對于輕客行業而言,今年市場將可能會出現大地震。“今年以前,歐式輕客市場8萬輛的年銷售規模大多被江鈴、南京依維柯兩寡頭壟斷,東風、上汽、江淮的輕客產品今年的陸續面世,將會令輕客市場面臨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