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商用車整合:大通開工凌野停產
在推出了自主商用車品牌MAXUS大通以后,上汽近期開始針對商用車板塊進行整合。
5月底,上汽位于無錫的自主品牌商用車MAXUS大通無錫工廠正式開工,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上汽依維柯南京基地的凌野重卡則已經停產。
而此前,上汽已將匯眾重卡出售給濟南重汽,并將匯眾伊斯坦納客車整合到無錫基地,在經過了新一輪的整合之后,上汽的商用車布局已完成,形成了包括無錫、南京、重慶和上海在內的四大基地,上汽副總裁肖國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四大基地將共同承擔上汽在十二五末實現商用車50萬輛的規模的目標。”
按照計劃,上汽在十二五期間商用車的目標是進入全國商用車銷量前三強。
不過,JD。POWER亞太區汽車市場研究總監曾志凌認為:“上汽要在強手如林的商用車領域脫穎而出,除了將乘用車領域的經驗和優勢利用到商用車上,還需進一步理解商用車領域特有的章法。”
取與舍
記者證實,凌野已于數月前停產?!昂芸赡苌掀麑⑵涑鍪??!?/FONT>
肖國普告訴記者,無錫基地是在上汽商用車四大基地中,被定位為MPV的生產基地,該基地在十一五末規劃達到10萬輛產銷能力,十三五期間將有更大的發展。
無錫是長三角的中心,當地政府也支持發展高端制造業,加上無錫本土的一汽錫柴、一汽錫柴無錫發動機再制造基地、威孚集團等商用車配套商云集,上汽對無錫基地寄予厚望。無錫工廠揭牌儀式上,記者了解到,上汽已經專門撥款30億元人民幣對無錫基地進行投入。而在無錫基地,上汽還將逐漸把研發轉移到無錫,在無錫進行產品應用開發。
南京以依維柯為主形成上汽商用車的輕卡和輕客基地,目標要從2010年的11萬輛躍升到2015年的30萬輛。
而重慶則以重慶依維柯紅巖為主形成上汽商用車重卡基地,計劃從2010年的3.3萬輛躍升到2015年的10萬輛。
上海的申沃則是上汽商用車的大客車基地,今年4月份,上汽集團已與VOLVO集團再度牽手,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宣布成立了第二家合資公司,主要生產新能源傳動系統用于混合動力客車和純電動客車。
此外,上汽還將建三個關鍵零部件集群,即以上柴和上汽菲亞特紅巖為核心的發動機集群、以重慶和寧波為核心的車橋集群、以上汽齒輪為核心的變速箱集群。
隨著一系列布局的完成和各大商用車公司公布的計劃,50萬輛只是上汽商用車的保守估計。
上汽雖然位居全國汽車銷售冠軍寶座,但商用車的銷量不足總銷量的10%,存在“偏科”現象。
上汽此前只有匯眾和申沃兩大商用車業務,長期以來,匯眾一直未進入商用車主流,而上汽申沃由于專注大客車,大客車有較強的地方保護,申沃的產品主要僅針對上海市場。
2006年上汽與重慶紅巖簽訂協議,斥資5億元購買股份,成立上汽依維柯紅巖,標志上汽實質性進入商用車。上汽全面進入商用車是在2007年上汽整合南汽之后,在整合南汽以后,上汽商用車開始全面布局。
上汽曾試圖建立以紅巖為主,上汽依維柯紅巖+上汽匯眾重卡+南汽凌野重卡的“大重卡”概念,但后來一系列發展證明這種大整合不具有可行性。
匯眾重卡2009年的銷量僅700輛,而依維柯紅巖的銷售也一直未真正打開局面,這促使上汽決定舍車保帥。
$page$
去年上汽將匯眾的重卡業務出售給濟南重汽,又將匯眾的輕型客車伊斯坦納整合到上汽無錫商用車基地,使匯眾專注于零部件;而原打算整合到上汽依維柯紅巖的凌野客車,最后整合事項也不了了之,記者從上汽南京基地證實,凌野已于數月前停產?!昂芸赡苌掀麑⑵涑鍪?。”知情人士透露。
上汽依維柯隨著凌野業務的剝離,更能集中精力主攻輕客和輕卡業務;而作為新的商用車基地,無錫基地需要更多的產品的支撐,伊斯坦納的到來,對無錫基地無疑是錦上添花。
利與弊
在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以前,MAXUS大通以乘用車模式打造商用車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在整合南汽之后,上汽在上汽依維柯派出了管理層,雖然這幾年依維柯都保持高增長率,但依維柯與其主要競爭對手江鈴全順的差距卻在不斷拉大。
“只能說依維柯的增長是市場擴大帶來的自然增長,由于競爭對手增長更快,依維柯并不算成功?!痹玖枵J為。
寬體輕客市場是目前增長最快的商用車市場,競爭車型不多。
V80與依維柯輕客屬于同類產品,曾志凌認為MAXUS大通能否成功不僅能與依維柯共同搶占擁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寬體客車市場,更能證明上汽以乘用車這種相對成本更高的方式打造商用車的做法是否行得通。
在MAXUS大通的品牌發布儀式上,肖國普明確表示上海汽車將用造乘用車的方法來造商用車。按照肖國普的說法,“上汽商用車怎么后來居上,一定要有非常規的跨越式發展方式。”
MAXUS大通與榮威一樣是收購了英國公司品牌和技術后打造,與乘用車的發展方式吻合,MAXUS大通史無前例在商用車領域采取了先發布品牌、再發布產品,并采取了與乘用車一樣強烈的市場攻勢。
同時,上汽也為MAXUS大通儲備了較多的后續產品,將陸續推出MAXUS大通V80系列的各種車型共計12種類型。
“推廣的頻繁程度絕不亞于乘用車?!币晃婚L期關注商用車的市場人士認為,而這在商用車中是絕無僅有的。此外,與榮威的高端起步一樣,上海汽車商用車執行的是乘用車一樣的標準體系,把乘用車供應鏈延伸到商用車,和乘用車一樣采用大批世界500強的供應商。
不過,曾志凌認為,對新進入的MAXUS大通而言,雖然這個領域目前競爭者不多,但包括奔馳、東風、福田、江淮都已進入這一領域,未來的競爭已不可避免,未來這個行業的贏利能力必然受到影響,在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以前,MAXUS大通以乘用車模式打造商用車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加上在商用車領域,雖然中高端發展是個趨勢,但在國內以私人物流為主要業態的物流業現狀還將長期存在,而這種消費的特征就是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這實際上也是依維柯在中國遇到的最大問題。
藍青松告訴記者,在高調推出MAXUS大通的品牌和產品以后,雖然產品還未正式上市,但已有海外客戶聞訊而來。言下之意“高調出擊”的MAXUS大通,已經首先吸引了國際市場的注意。
他透露,自首款車V80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后,不僅MAXUS原有的16家海外經銷商愿意合作,另有近40家海外客商也有意向與MAXUS大通合作,其中十余家客商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并訂購樣車20多輛,客戶包括哥倫比亞、土耳其、南非等國家的知名汽車銷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