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777777-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久久亚洲精品玖玖玖玖-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熱門關鍵詞:客車 卡車 商用車 東風汽車 福汽集團 重組 

東風重組福汽成敗如何? 拭目以待

時間:2012/10/1 5:15:38來源:搜狐汽車作者:楊再舜責編:0條評論

 

據悉,在中央相關部委與福建省地方政府部門授意與半“拉郎配”情況下,東風汽車集團正積極和福建省政府商談重組福建汽車集團事宜,據悉雙方已經初步達成了合作備忘錄,或于17日與福汽集團簽署戰略框架協議,將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的工作進展。

 

中央政府態度:中國第一行政長官溫家寶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以汽車、鋼鐵、造船、水泥等行業為重點,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這意味著國家一直推動的汽車產業重組,將再次提速。前年9月6日,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被點名的六大行業中,汽車行業位列名單之首。其后,無論是國家發改委,還是國資委都在鼓勵汽車企業兼并重組。

 

福建地方政府態度:在《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福建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打造50家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建成10個以上產值超千億元和一批產值500億至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或基地。其中,“十二五”末期,福汽集團的總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產銷量110萬(2011年,福汽集團總產值為130.59億元,銷量為12.31萬輛)。為此,福建省提出“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投入,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引導企業通過參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嫁接央企、融合臺企,聯合民企,引進外企,整合省企,優勢互補,做大產業,提升規模和改制上市或發行債券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打造海西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建設形成我國汽車產業版圖上不可替代的海西汽車板塊,充分發揮福建汽車產業對接兩岸、輻射內地的橋梁作用。

 

福建省政府“十二五”規劃對汽車產業的目標等疊加在一起,讓福汽的重組預期在不斷地加大。從福建省政府的角度來看,現在針對對外合作上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政府的態度是開放的,并鼓勵兼并重組。

 

福汽集團福汽集團旗下參控股車企主要:東南汽車、臺灣中華汽車、三菱汽車、福汽和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廈門金龍客車、廈門金旅客車、新龍馬(原農用車企業)和以客車及皮卡底盤為主業的新福達,產品涉及轎車、MPV、微車及大中型客車、汽車零部件等。此外,龍巖市政府等也參股其中。

 

其中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系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與臺灣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企業)各出資50%組建而成;而在東南汽車現有50:25:25的股權結構中,東風汽車公司在重組福汽中如果以低于50%的股份進入,其話語權將排在三菱和中華之后,這顯然不是東風汽車公司所愿意接受的,其主要意圖和目標是重新構建福汽集團的整車架構。

 

一直以來福汽集團傾向于資本運作,汽車板塊實體并沒向其他省份一樣做強做大,而且內部股權異常復雜,其分散股權導致多年來利益難以協調。目前,福汽集團整車業務主要包括東南汽車、福建奔馳戴姆勒、福建新龍馬及廈門金龍、廈門金旅汽車等。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整體車市下滑并進入調整期,2011年福汽集團產、銷汽車分別為12.3萬輛和12.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9%和6.1%;銷售收入約115億元,下降6.0%。據統計,2012年前八月,福汽集團權屬企業除廈門金龍產銷量呈正增長外,其他諸如東南汽車、福建奔馳、福建新龍馬、新福達等都營銷走勢較低迷,市場壓力極大。

 

 東風汽車據了解,目前東風與福汽雙方具體合作談判事宜已接近尾聲,主要包括重組方式、雙方股權比例以及組織架構形式等,一旦東風汽車與福汽集團重組完成,福汽將為東風汽車完成大自主戰略目標提供關鍵性助力,而東風汽車也將對福汽提供更多更優資源,促使其在乘用車領域、商用車及零部件方面實現快速擴張。如廈門二大客車企業正在進行中的乘用車項目可借助東風的生產許可證(《公靠》目錄),使其合法化,未來將主要發展自主品牌轎車。與此同時,福汽地處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優勢優越的西海地理位置不僅有利于東風汽車在東西的擴張和走出去的出口戰略。

 

東風自主品牌中期事業計劃—“乾”D300計劃發布,拋出了五年內自主品牌實現300萬輛的產銷目標。其中,東風品牌商用車100萬輛、東風品牌乘用車100萬輛、其他自主品牌(包括商用車、乘用車)100萬輛。為了實現這一宏大的目標,福汽的適時被重組并入,這將地極大提升了東風戰略目標值的同時,東風還將獲得福汽重組優先權。福汽被重組之后將整體納入東風公司戰略規劃,成為東風在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

 

北汽集團據了解,福汽集團曾有過深入密切接觸洽談重組事宜,2009年一度進入重組的實質操作階段,雙方甚至已近草簽合作協議。按照當時的方案,北汽將持有福建戴姆勒中方50%股權中的40%,福汽則持有剩余的10%股權。北汽原本只是由戴姆勒牽線,希望達成南北奔馳(南為福建戴姆勒,北為北京奔馳)統一目的的北汽,但在與福汽集團談判過程中又產生了全盤收購的意向,后因福建政府因種種原因又開始擱置重組想法,轉而支持福汽集團獨立發展。另加上“福汽對北汽一直心存芥蒂,北汽不是福汽心目中重組的最優選擇,重組未能完成。”

 

$page$

 

據悉,目前東風獲得重組福汽優先權,表現強勢的北汽已退出談判,收購福汽項目布局東南汽車目標卻是乘興而來、弒羽而歸。根據當時戰略布置計劃,到2015年,北汽集團的汽車產銷量要達到350萬輛,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00億元。“通過兼并重組福汽做大做強規模是北汽實現‘十二五’目標較便捷的方式,無疑是一步大棋。”

 

福建奔馳戴姆勒據悉,在2009年重組談判的過程中,福建戴姆勒也正在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生產資質(《公靠》目錄)。其生產資質的審批一度難產,直到2010年3月才審批下來。“一年多的生產資質等待時間,讓福汽集團以及地方經濟都付出了不菲的代價。”當時福汽一位領導曾哀嘆道。

 

當初奔馳-戴姆勒是北汽集團和福汽集團雙方的合作伙伴,戴姆勒希望在中國市場實現資源整合。幾年前,在北汽與奔馳-戴姆勒簽署全面的合資框架協議后,隨后更名的“福建奔馳”的定位仍然是高端唯雅諾、威霆和凌特商務車市場。今年前8個月,福建奔馳的銷量全線下滑,累計銷量3970輛,同比下滑45.1%。預期福建戴姆勒全年產銷量約為5000輛,從產能規模來看,福建奔馳的年產能還達不到“入門級別”,因此在工信部出臺新的汽車企業退出機制后,福建奔馳的盤整問題也不得不重新提上日程。據了解,未來福建奔馳或將引進全新車型,包括商務車、校車等。
中華裕隆汽車臺灣裕隆汽車和中華汽車,都同屬裕隆集團旗下。從2000年開始,裕隆集團旗下的多個子公司涉足大陸市場。臺灣裕隆與東風、福汽集團都有合作合資關系,與東風合資的裕隆汽車,以及與福汽集團合資成立東南汽車的中華汽車,以及裕隆汽車與東風成立的風神汽車,均是臺灣裕隆集團旗下企業。

 

但自東風移情別戀日本日產成立后,裕隆幾乎黯然退出。去年7月28日,運作N多年的東風裕隆首款納智捷大7SUV下線,并公布了中期事業計劃:在五年內銷量達到20萬輛以上,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營業利潤率達到5%以上;十年內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力爭進入國內汽車行業第一陣營。眼下東風汽車和裕隆集團又成立了東風裕隆汽車銷售公司,專門銷售商用車。

 

據東南汽車內部人士介紹,東風汽車的介入使福汽重組的局勢更加復雜,但也可能成為解開中華汽車這個東南汽車重組的中繩套的糾結,使其合二為一。但中華汽車一直不贊成東南被重組,對其分割狀況持積極態度。而與此同時,三菱汽車也持反對分割東南,一直欲與福汽建立對等的合資公司,但始終不能如愿。當下,東南汽車的東南品牌和三菱品牌實際上早已經各自獨立營運,銷售網絡和授權都已分開。

 

日本三菱汽車:目前東南汽車的股比結構為福汽、三菱、中華分別占股50%、25%和25%,東風此次入駐東南汽車之后,三菱汽車持有的25%股份成為關注焦點。
東南汽車自導入的日本三菱產品后,多年來產銷量遠沒達到市場預期目標,如今東南汽車的東南品牌和三菱品牌實際上早已經各自獨立運作,銷售網絡和授權都已經分開,各自運營品牌與銷售。在廣汽與三菱成立全新合資公司的大背景下,再加上東南三菱銷量不濟的疊加因素影響,“三菱退出東南汽車或是早晚的事,本身產品線并不豐富的三菱沒有精力顧及過多的合資公司,專一地與廣汽集團進行合資是三菱唯一的選擇。”有東南汽車人士認為。但筆者認為三菱不會退出福建汽車,三菱在東南沿海經營的不是汽車,而是軍事戰略,我們不能將三菱這家百年軍工公司給套上汽車行業,三菱在華的根本目的不是汽車,而是軍事和政治。為了這個國家級的大目標,三菱委屈將被東風汽車收入麾下的可能性極大。再者中國的東風公司目前已無可爭議地完全淪喪為日系車的海外最大殖民地工廠了。與日本在華的所有廠商,齊心協力,大賺特賺中國人的白花花的銀子為其共同目標,何樂而不為昵?

 

新龍馬汽車:最擁有權力權利的國家發改委于2012年8月27日發布信息,其核準了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跨產品類別生產微型客車和發動機項目。福建新龍馬汽車獲得生產資質,就是福建政府方面許可東風重組福汽的重要條件,作為同意與東風汽車進行重組福汽談判的籌碼,意味著談判中雙方利益平衡已經獲得了新的突破。

 

核準獲批的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跨產品類別生產微型客車和發動機項目,項目建設地點為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形成年產微型客車10萬輛、微型貨車5萬輛,排量1.0L和1.25L發動機30萬臺生產能力。注冊資本10億元、一期汽車擴建項目占地1500畝、總投資20.275億元的新龍馬汽車,在去年的5月已經開始開工建設,預計年產15萬輛微車,并計劃于今年9月投產。

 

結束語:東風重組福汽的最終結果即將塵埃落定,這是多年多方角逐搏弈的結果,各方利益分割權利并未清晰,其后遺癥日后將逐漸暴露無遺。東風全盤整合福汽,如何理清福汽集團內部極其復雜的股權紛繁復雜關系,未來的新股東如何劃撥資產與整合等,重組方案是否已經獲得三菱、臺灣中華、戴姆勒等相關合資方的首肯意見和同意,都將是擺在東風和福汽面前的復雜問題。此外,福建省政府是否真正愿意失去對福汽的控制權?這些都是不得不面對面的世界級難題。

 

通過中央或地方政府“拉郎配”的行政力量促成的兼并重組,而非市場運行法則中自身的重組,往往不一定成功。另加上涉外汽車公司在其內持反對意見,那就注定加重了不一定成功的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