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車首次閃耀上海國際車展
商用車世界網記者 謝光耀 文/圖
北風南吹,年初從北京中央部委刮起的新能源產業化之風,在今年4月份吹到了上海國際車展上。4月20日,在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車展開幕當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室外展場照舊是卡客車的“海洋”;與之前不同的是,此次展會的商用車展區,新能源車首次綻放光彩,引得眾多觀眾和媒體紛紛駐足。
多款新能源產品爭艷車展
東風商用車公司是本屆車展上新能源卡車的最高調倡導者。開幕當天,東風高層在展臺上隆重推出“天錦”油電混合動力中型卡車,這也是國內首款新能源中重卡產品。據該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后東風將根據市場需求,規劃這款樣車的商品化工作。除此之外,東風還推出了一款裝配LNG液化天然氣dCi11發動機的天龍重卡,不加氣的續駛里程超過600公里。
商用車另一巨頭——一汽集團,車展上雖然沒有亮相新能源卡車,但卻推出了一款混合動力客車。據介紹,這款混合動力客車產品由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客車有限公司生產,包括控制策略單元、自動變速器、發動機等在內的核心部件均由一汽集團技術中心自主開發。
陜汽本屆國際車展上帶來了LNG、CNG替代燃料重卡,并宣布成立首家重卡新能源實驗室,深入研發混合動力重卡及新能源商用車
客車方面,上海本土企業——申沃客車在室外的上汽商用車聯合展區展出了一款混合動力公交車、一款純電動公交車,這兩款車型均為上海世博會指定用車。地處上海,申沃在新能源地方政策支持上可謂占盡天時地利。
重型商用車公司有意彰顯節能減排實力,輕型商用車廠也不甘落后。
本屆展會上,江淮汽車和南京依維柯都攜最新研發純電動輕卡、純電動輕客前來參展。江淮汽車國際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江淮這次展出的帥鈴純電動輕卡,是它在國內的首發亮相,迄今為止已經實現小批量生產,并已出口墨西哥等地。除純電動卡車外,江淮還向觀眾展示了一款10米的并聯混合動力客車底盤。南京依維柯為了烘托現場氣氛,突出公司綠色環保戰略,在車展現場舉行了新能源輕客交車儀式,向上海世博會有關部門交付了首批依維柯“寶迪”純電動車。
江淮純電動輕卡上的電池模塊
成為上海世博會指定用車的南京依維柯寶迪純電動輕客
技術路線各有千秋
在新能源大潮下,五家企業采取了不同的技術路線。
東風、解放這兩家大型商用車集團由于研發實力最雄厚,加上這兩家近幾年在不斷提高自產關鍵零部件的比例,因此,東風、一汽在新能源商用車關鍵技術上都采取了自主研發的方式。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中心長蔣學峰告訴記者,如果不掌握控制策略等關鍵技術,東風開發混合動力卡車就沒有意義。
隸屬于上汽集團的上海申沃客車,由于得到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的支持,在新能源規劃上采取了“兩步走”的策略。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參展的申沃混合動力客車電機系統來自杭州萬象,整車控制單元(ECU)由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研發;純電動客車電動模塊則“打包” 采購自株洲南車時代?!拔磥淼拇蛩闶牵掀_發并掌握關鍵的新能源控制軟件,其他關鍵部件對外采購?!?BR>
一汽混合動力公交車上的關鍵技術均由一汽自主研發
同屬上汽的南京依維柯也是這種策略。為了盡快滿足2010年上海世博會電動用車的需求,此次交付的依維柯純電動輕客裝配了南車時代的電機模塊。今后,上汽商用車事業部也許會在整車控制單元上加快自主開發并自主掌握這方面的關鍵技術。
與東風、一汽、上汽不同,江淮開發新能源產品則更多借助了外力。其混合動力客車底盤裝配株洲南車時代電機系統,純電動輕卡除了電池之外的其他新能源模塊單元從美國進口,江淮主要在系統集成、優化匹配上下功夫。據介紹,從純電動車的技術研發到商品排產,江淮用了將近三年時間,可見用心良苦,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在新能源道路上,“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夠實現節能減排,不同企業可以(也應該)根據自身企業特點和市場環境,選擇不同的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