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777777-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久久亚洲精品玖玖玖玖-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熱門關鍵詞:

解放客車大整合 競爭力幾何

時間:2010/5/4 9:45:18來源:本站作者:本站責編:0條評論


前言

    在中國,可能沒有一個客車廠像一汽客車那么復雜:公司性質是國有全資,同時擁有四個基地(一汽長春、一汽大連、一汽太湖、一汽成都)五個子品牌(一汽解放、一汽太湖、一汽遠征、一汽華西、一汽川馬);不但有全資子公司,還有跟民企合資的控股子公司。

    就是在這樣一種復雜的內外環境下,一汽客車公司正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解放客車大整合 競爭力幾何                 

第一商用車網記者 謝光耀 文/圖

    在剛剛閉幕的2010國際汽車展上,一汽集團展出了包括氣電混合動力公交、兩款新型公路車、長頭校車在內的四款客車產品,占其商用車展車數量的近4成。這種陣容,在歷屆國際車展上鮮有出現。

    然而,多數人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倍受重視的客車板塊,在三四年前一度面臨轉制重組的被拋棄命運。時過境遷,從當年的“邊緣人”,到現在的“香餑餑”,一汽客車有限公司在一汽集團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赫。基于此,一汽客車戰略調整也在快馬加鞭,四大基地的整合正如火如荼。

    不過,對于一汽客車而言,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重新定位

    2010年一汽客車的發展基調,在2008這一關鍵年中得到確認。

    “2006、2007年的時候,一汽戰略規劃部門一度考慮對客車板塊進行改制,就像富奧零部件公司一樣,整體剝離出去。當時方案報上去,國資委都已經批示同意了。”據一汽客車總經理姜君介紹,轉機出現在2007年底。當時,一汽集團新帥徐建一上任,重新確立了一汽客車在集團公司自主戰略中的重要位置,把客車業務作為一汽轎車、輕型車、微型車、中重型車和客車幾大板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持續關注和投入。

    實際上,一汽客車這段往事,很多一汽老人都不陌生。2006~2007年,在連續多年投入不見太大成效后,一汽客車公司整體轉制提上日程,為此引發了一汽客車部分員工與高層之間的嚴重對立,短時間內甚至出現了上訪等激烈對抗現象。

    這一爭端,直到2008年一汽集團決心把客車作為一項長期事業來經營,才漸漸平息。也正是在重新定位后,一汽客車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

    “今年一汽解放客車的產銷目標是5000輛,‘十二五’末達到1萬輛。從長遠來看,一汽客車的使命不是要追求銷售數量第一,而是追求‘品質、技術、創新’。我們希望在‘十二五’期間,使一汽客車的品牌地位與解放商用車的市場地位相一致。”

         
 
                          一汽客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君

全面整合

    在發展思路基本確定之后,一汽客車四大基地整合的步伐開始提速。其特征明顯表現為從分權到集權,力圖以統一形象展現在公眾面前。

    按照一汽客車高層的說法,公司正從品牌、研發、營銷等幾個方面進行系統變革與調整。“7月1日起,一汽客車幾個子品牌將統一整合為一汽解放客車品牌。”據姜君介紹,除了低端品牌“川馬”暫時保留外,市場上經常見到的的“華西”、“太湖”和”遠征”這三個子品牌,以后都將切換為“解放”。

    在此之前,一汽客車產品規劃調整已經啟動。2009年,一汽集團技術中心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客車部,客車部部長兼任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專門從事客車新技術的研發。而原先的情況是,四個基地都有自己的產品開發權,長春專注開發底盤,滿足大連、無錫需要,大連針對本地和東北市場開發公交車,無錫廠主要開發軍車和座位客車,成都公司則是在原來華西客車基礎上進行車型改進。其結果就是,研發分散,每個基地的技術實力都比較弱。

    “成立客車部,就是要集中力量,整合產品開發,在產品規劃上‘填平補齊’,統一一汽解放客車的產品標準和技術標準,形成自己的特色,然后再根據地域情況來決定哪類產品適合在東北生產,哪類產品適合在無錫、成都或無錫生產。這次參展的幾款新車就是我們第一階段產品整合的成果。”據姜君透露,為了推動客車板塊的更快發展,一汽集團今年撥付了5000萬元研發費,專項用于客車新產品及新技術的開發。“一共有48個立項,包括局部改進、新車研發等。這還不包括基礎研究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發費用”。

    此外,由于四個基地分別負責各自產品的銷售,單兵作戰,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一汽客車新成立了銷售總公司,把各個子公司的營銷權統一集中到銷售總公司,由它負責網絡規劃和整體營銷策略的制定,長春、無錫、大連、成都的銷售團隊作為銷售分公司存在。“通過這些,逐步統一一汽解放客車的品牌形象、產品形象與市場形象,并實現銷售流程及服務標準上的規范化。”

         
 
                  一汽技術中心最新研發的12米解放牌公路客車

$page$   
         
 
                       一汽客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立堂


“難”與“易”

    在集團的政策傾斜下,一汽客車的新產能建設陸續開展起來。去年6月,一汽大連新能源客車基地開工,今年9月30日有望建設完成;成都公司新工廠和長春整車基地建設也已啟動。“我們的優勢在于有集團技術中心的雄厚研發實力做支撐。”姜君對記者分析說。

    “一汽客車公司最早就是造客車底盤出身,我們依托一汽基礎研發與自產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等關鍵總成的系統能力,在客車核心技術掌握、底盤專業化水平、整車成本控制上都享有獨特的優勢。”一汽客車副總經理姜立堂補充說道,“即使是控制策略、AMT等混合動力汽車核心技術也由集團自主研發。這就為一汽客車的技術儲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然而,集團的背景,對于一汽客車而言既是優勢,也是劣勢。與民營企業相比,一汽客車在營銷方式的靈活性、金融政策及市場快速反應上都顯得不足。“比如客車融資,業內流行分期付款甚至零首付,但一汽集團財務部門不可能允許一汽客車運用這種方式。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要求我們解放思想,開動腦筋想辦法。”困難面前,姜立堂坦言。
   
    此前,由于客車生產的小批量、多品種和定制化特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造客車,基本不被業內看好。

    關于這一點,一汽客車高層也很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揚長避短,根據集團運營模式的自身特點,把民企靈活的市場運作方式融入到公司的營銷轉型中,才能完成一汽定下的“三年兩改觀”任務(指造自主產品的公司“經濟效益明顯改觀”、“競爭實力明顯改觀”)。

    “客車營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求銷售人員必須是專家型人才。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建立一支專家型銷售隊伍,加強對銷售人員的培訓。并轉變直銷為主的方式,大力建設代理商網絡,為‘三年兩改觀’打下良好基礎。”姜立堂告訴記者。

        
 
                   一汽技術中心最新研發的8.6米解放牌公路客車

         
 
                            
一汽客車高層集體亮相


延伸閱讀

    一汽客車有限公司是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形成6~18米各類公交、旅游、團體、客運客車及客車底盤的完備產品線,并初步完成長春整車中試及底盤生產研發基地、大連新能源客車基地、無錫整車基地、成都整車基地等四大基地布局及代理商70余家、服務站500余家的網絡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