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上汽頻發地震 “人事門”背后的冷思考
第一商用車網記者 謝光耀
張欣走了,汪大總卸任了,孫曉東跳槽了,黃華瓊辭職了……
最近的人事地震,主要來自北汽和上汽。最受關注的張欣,是從北汽股份常務副總裁的職位上離開的。在他之前,北汽已有多人離開,包括北汽乘用車工程院平臺總監高家偉、北汽乘用車工程院院長葉子青等等。5月,海歸高層汪大總也不再續任北汽集團總經理職務,成為北汽專務總經理,負責海外合作業務。這些前兩年加盟北汽的高管,可謂高端人才,或年輕有為,或經驗豐富,或長于實干。
在張欣離職前后,上汽也發生了2起高管辭職事件。原上汽質量與經濟運行部執行總監孫曉東跳槽去了標致雪鐵龍,而黃華瓊則辭去上汽乘用車海外事業部部長職務,出任北汽福田副總裁兼品牌總監。
兩大集團頻發人事地震,究竟是外來的和尚不好念經,還是企業自身的問題?
人事地震“再現江湖”
“北汽和上汽的‘人事門’各有特點。北汽是外來人才陸續離開,有海歸,也有原南汽高層。”一位消息人士告訴第一商用車網記者,上汽則是‘老人’離開,孫曉東和黃華瓊之前都已經在上汽工作較長時間。
客觀說,人才流動是正常現象,但集中性流動,多少反映出這個企業在當時階段的一些體制性問題。“北汽高層人員相繼離開,跟它春節前后內部組織結構的調整有直接關系。春節前后,北汽股份正式運營,原來的北汽乘用車事業部、研究總院等并入股份公司。然而,由于新公司沒有流程,很多工作停滯不前,怎一個亂字了得。”這位人士告訴記者,江山還沒有打下來就開始分江山,難免讓實干派們心生退意。
而上汽高層的離職,也源于該集團年初至今眼花繚亂的人事調整。
$Next$
新出任北汽福田副總裁兼品牌總監的黃華瓊
$Next$
原上汽質量與經濟運行部執行總監孫曉東
$page$
留不住人是企業快速發展中的普遍現象
實際上,汽車企業人事地震并非上汽北汽近期所“獨有”,華晨汽車、福田汽車、奇瑞汽車等企業集團在快速發展與調整過程中,都曾出現過高層集中性流失的現象。其背后反映出的深層問題在于,企業如何在不斷重組與調整中穩定人才團隊,或者說,企業如何既能請來外來和尚,又讓他們安心在廟里念經?
“留人無非三種方式,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這三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位汽車人力資源專家表示。
由于中國汽車產業仍處于快速發展當中,各大汽車企業對人才的爭奪戰日趨白熱化,這在客觀上給職業經理人提供了寬松的從業環境。另一方面,各汽車企業為了在十二五期間謀得大發展,紛紛實施業務重組和戰略轉型,這期間很可能發生權力的重新分配以及組織結構的大調整,企業內部不同文化的沖突在這期間會表現的十分激烈,這又會為高層人才的流失埋下隱患。
快速發展中的人才難題,是否真的無解?
人才難題是否無解?
“有解。”這位專家認為,在國內幾大汽車企業集團中,安徽江淮經驗可資借鑒。
“無論公司近年來的戰略轉型,還是組織機構調整,江淮汽車從來沒有發生中高層人才離職的情況,人才隊伍一直很穩定,這十分罕見,也跟江淮包容型和內斂型的企業文化直接相關。”
$Next$
同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不但江淮內生的人才團隊這么多年來一直很穩定,即使是外來人才隊伍也沒有出現過動搖。
據了解,同是南汽出來的中高層人才,2009年底進入江淮汽車的一批輕型商用車人才,就在江淮把“經”念的風生水起。這些南汽過來的人,在成為江淮多功能商用車公司的中高層后,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已經很好地融入了江淮汽車主流文化。記者曾經聽說,江淮多功能商用車公司的總經理林嘯虎等人,早就已經把自己視同為江淮人,準備把職業生涯交給江淮和江淮星銳。他們已經認同江淮汽車從上到下的實干型文化和學習型文化,并讓自己的才干在這個體系中很好地發揮出來。
這位專家由此認為,跳槽的人更容易接著跳這種說法本身是立不住腳的。兩個不同企業的人員在一起,肯定會有一些文化沖突,就如新婚夫妻蜜月過后也有磨合期一樣。如果外來的和尚和廟里都能相互包容,能夠相互改進和適應,那么這個經也可以念的很好,并且可以持續地念下去。
一位接近江淮的業界人士也表示,正是由于江淮汽車包容型的企業文化,以及董事長左延安、總經理安進等高層對人才的信任,使得不管是外來人才還是內生人才,都能夠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事業和價值所在。
可見,人才戰略成功的標志,不在于能否挖到人才,而在于能否留住人才,讓他們認同并融入企業的主流文化。做到了這點,企業才能形成長久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廟里的香火才會越來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