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謝光耀
四季度,國內商用車市場仍不容樂觀,歐系輕客細分領域也不例外。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最新掌握的數據,2022年11月,我國歐系輕客(歐系大VAN)行業銷售各類車型1.6萬輛,環比10月份小幅增長5.5%,同比去年11月下降19.5%,同比降幅略有縮窄(10月份同比降幅是22.2%)。這是這個細分領域自去年9月份以來的連續第15個月下降。總體來看,盡管去年同期銷量基數已經走低,但今年11月份的同比降幅仍接近2成,可見市場下行的壓力依舊巨大。
2022年全年和2023年,歐系輕客市場的走勢究竟會如何呢?
請看本站帶來的分析報道。
四季度市場“壓力山大”
由下圖可見,2022年初以來,代表“2022年”的紅色曲線就一直在代表“2021年”的綠色曲線下方徘徊,沒有一個月份超過綠色曲線。最接近“綠色”的兩個月份分別是2月份和9月份,分別同比下降3.42%和2.08%;除此之外,其余9個月的同比降幅都是兩位數,降幅最大的是4月份,達到了53.22%。
實際上,今年年中的時候,行業內不少人士都對下半年市場復蘇抱有一定期望,認為下半年市場會有環比較大回暖甚至出現同比增長。但下半年至今,包括歐系輕客在內的大多數商用車細分市場都沒有明顯復蘇,終端需求仍然乏力,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疫情下半年持續多發、經濟不斷減速、很多地方為了防疫而動輒按下社會經濟生活“暫停鍵”。
2019-2022年歐系輕客市場銷量月度走勢(單位:輛)
我們來看看最新的四季度市場情況。今年10月份,歐系輕客市場總銷量只有1.52萬輛,是下半年月度銷量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22.2%,環比也大幅下滑了22%;到了11月份,市場銷量再度同比下降19.53%,環比也只是略有增長,市場表現很不理想。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明顯是宏觀經濟形勢直接相關。
10月份和11月份兩個月,是疫情及各地加碼防控最緊張的時候,疫情在全國各地到處散發,主要城市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靜默,幾乎所有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都極度低迷甚至可以說“很不正常”。數據顯示,10月份的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再度轉負,同比下降了0.5%;另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開數據,10月份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和非制造業PMI分別是49.2%和48.7%,11月份的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分別是48.0%和46.7%,連續兩個月低于50%榮枯線,顯示出經濟處于收縮區間,消費和投資低迷,宏觀經濟持續減速。輕客這類產品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用于生意經營的輔助運輸工具,經濟復蘇不理想,客戶對其的購置需求也就沒有起色。
回顧2022年前11個月,全行業一直被疫情及防控、需求低迷、經濟減速、消費走低、油價高企等不利因素所困擾。今年1-11月,我國歐系輕客市場累計銷售16.95萬輛,比上年同期的22.96萬輛下降了26.2%,凈減少約6萬輛。全年來看,由于疫情影響,宏觀經濟持續減速,消費、投資低迷,道路客運業停滯,很多輕客車主(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城配個體運輸戶以及客運車主等)業務經營困難;再加上去年國六法規升級帶來的提前透支以及油價高企等情況,導致買新車的人數大幅減少,歐系輕客市場銷量一跌再跌。另外,很多地方層層加碼的疫情防控不但加劇了人員流動和物資流動的不暢,也大大延緩了各地復工復產和經濟復蘇的速度,抑制了用戶購車的需求——預期悲觀,擔心突然而至的管控、封控導致業務無法正常運行。這種情況,直到12月上旬防疫“新十條”的出臺才有所改觀。
星銳再度晉級行業前四 三強累計份額增長
11月份過去后,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局也有了新變化。從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11月份,歐系輕客行業六強中有4家企業出現了兩位數的同比下降,唯一逆勢增長的是江淮星銳,11月份銷量同比上漲92.8%,江淮星銳也籍此躍升至行業第四名。這是星銳今年以來第二次升至行業第四,上一次是在6月份,當時以5輛的微弱優勢躍居第四。其同比逆勢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出口,11月份江淮星銳出口量超過800輛,同比大幅增長接近5倍,為星銳的月度銷量表現貢獻巨大。
11月份,南京依維柯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其以銷售2000輛、同比微降1.7%的成績,在行業前三強中降幅最小。
今年1-11月,我國歐系輕客市場累計銷售16.95萬輛,比上年同期的22.96萬輛下降了26.2%,凈減少6萬輛。6萬輛規模的企業是江鈴福特輕客,1-11月累計銷售6.29萬輛,市場占有率為37.11%;5萬輛規模的企業是上汽大通,1-11月累計銷售歐系寬體輕客5.53萬輛,份額32.63%,占有率有小幅增長;南京依維柯和福田圖雅諾是另外兩家破萬的企業,1-11月分別銷售歐系輕客2.49萬輛、1.32萬輛,市場占有率為14.7%和7.78%。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六強中有5家企業都呈現兩位數的累計下降,只有江淮星銳是逆勢上漲——其1-11月累計銷售9011輛歐系輕客車型,同比增長14.8%——如果不出意料的話,江淮星銳2022年全年的銷量應該會踏上新臺階,邁入萬輛俱樂部。從份額增減來看,1-11月市場占有率取得增長的企業包括江淮星銳、南京依維柯和上汽大通MAXUS,今年1-11月份額同比分別上漲了1.9個百分點、1.18個百分點和0.65個百分點,達到5.32%、14.70%和32.63%。
此外,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用車需求增長,今年歐系輕客行業的出口比較搶眼(整個汽車行業的出口今年都非常亮眼)。出口增量最大的是江淮星銳,1-11月出口超過4800輛,同比增長超過2倍,凈增長接近3300輛;上汽大通的特點是出口總量大,1-11月歐系寬體輕客出口銷量接近1.3萬輛,同比略有下降(其去年同期出口基數本身就已經比較高);JMC商標的江鈴輕客前11月出口340輛,同比增長41%。這幾家企業“飄紅”的海外業績,成為低迷市場中的一抹亮色。
結束語:今年和明年銷量如何?
進入12月份,隨著國務院防疫“新十條”的出臺和貫徹實施,中國社會經濟生活重新回歸到以發展經濟為重心的方向,經濟、制造業和服務業都處于緩慢復蘇過程中,歐系輕客這類生產資料和運輸工具的需求有望在2023年迎來溫和復蘇的機遇。根據第一商用車網的判斷,2022年,我國歐系輕客市場銷量預計將接近19萬輛,同比下滑超過25%。2023年,該細分市場的年銷量將重回20萬輛規模,呈現出同比小幅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