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不旺出口受阻 1月國內大客市場低迷
今年1月,國內客車市場總體表現低迷,大、中、輕型客車銷量環比和同比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在按銷售流向統計的六大地區中,只有東北地區有小幅增長,其他地區下降較快。
在客車的主要品種中,大型客車環比、同比降幅均居首位。
1月,大型客車銷售2992輛,環比下降53.73%,同比下降51.06%;中型客車銷售4361輛,環比下降36.89%,同比下降40.80%;輕型客車銷售11732輛,環比下降9.77%,同比下降31.68%。
金融危機是最主要影響因素
今年春節,國內多數客車企業都在農歷正月十五以后才開始上班。“據我了解,一通三龍的春節放假天數都在20天左右,這在往年,都是不可想象的。訂單不足的現狀讓國內客車企業對1月份的客車市場預期都頗為保守。”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東對記者說。
今年1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少8個工作日,大多數企業在1月23日就開始放假,而去年春節的假期則從2月4日開始。盡管今年1月工作日的減少,影響到大型客車的生產,但是如果按照平均日銷量來比較,今年仍比去年遜色不少。“今年1月平均日銷量為130輛(按23個工作日計算),而去年同期則有270輛,同比降幅超過50%。”一位業內專家分析說。
“金融危機無疑是影響大型客車銷量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北京鴻銳新思管理咨詢公司分析師牛英菊對記者說,“首先,金融危機使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急劇下滑,這是導致大型客車銷量下滑的首要原因。從2000年~2007年,我國的GDP增幅從8.4%上升到13%,呈現出高速增長勢頭。但是2008年,GDP增幅下滑至9.0%,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降低,傳遞到大型客車市場,表現為銷量下滑。”
“其次,金融危機使我國客車出口目的地國家的經濟蕭條,購買力下降,直接抑制了我國大型客車的出口數量。”牛英菊向記者介紹道,近年來,我國大型客車的出口增長速度逐年增高,出口的國家一般為東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使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受到一定沖擊,也必然會使我國大型客車的出口訂單受到影響。
國家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
“2009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振興汽車行業的積極政策,比如,國務院通過《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擬對‘汽車下鄉’實施補貼,減征車輛購置稅等等,但是這些政策與客車行業的直接關聯度不強,有些政策甚至會對客車市場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呼聲很高的部分客車消費稅減免問題至今還未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夠,也將使客車企業2009年的銷售充滿挑戰。”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汽車市場研究服務總監蘆明澤認為,國家近期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難使大型客車生產企業受益。“目前國內大型客車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旅游、客運、公交三類,旅游市場受到經濟整體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境外游客入境游明顯減少,而境內游客的旅游支出也有所降低,使得旅游用車的需求同步減少。國家對鐵路運輸的基礎建設投入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客運市場的需求。這兩個細分市場在短期內很難有起色,兩年4萬億元投資以及《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也難使大型客車生產企業從中獲益,預計2009年上半年,大型客車市場仍舊會持續低靡。”
下半年或有轉機
“隨著經濟刺激方案效果的逐漸顯現,下半年國內經濟有望復蘇,而客車行業在傳統的旺季中,也很有可能走出低谷。”蘆明澤對記者說。
牛英菊認為,近日,國家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大型客車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該辦法規定,長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是此次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該政策的推出無疑給我國客車市場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