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呼喚國家標準與法規出臺
金融危機殃及全球汽車業,中國汽車行業也受到了相當的沖擊。而在這場汽車行業自我拯救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成了各國競相研發的目標和追求。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節能和環保問題,始終不渝地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使得我國在發展傳統汽車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研發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對于如何有效促進新能源汽車順利發展的問題,專家認為,當前急需標準與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政策積極推動
2009年,注定要與以往的任何一年不同。金融風暴對我國汽車行業的沖擊,使得我國政府在新年的第一個月就推出汽車利好政策,并在以后的每一個月都不斷有新政策出臺。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是各項政策中的一個突出內容。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在1月14日通過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
1月23日,財政部、科技部確定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支持自主創新,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2009年2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共同在京召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會議,為13個試點城市授牌。這是國家最新推出的實現交通領域節能減排重要舉措,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汽車產業振興的共同行動,標志著汽車產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業界熱切關注
今年的兩會,新能源汽車是代表和委員們熱切關注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慶洪表示:“我非常支持補貼新能源公共交通汽車的舉措。雖然新能源車的普及尚需時間,離產業化還有一段距離,但新能源汽車是汽車整體發展的大方向,因此必須堅持發展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他認為:“今后開發能夠大量供應又不損害環境的新能源還需要很長時間,因此一方面我們要集中人力、物力開發新能源,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另一方面我們更應集中精力,把工作重點放在研究如何提高節能減排的技術上,生產出更加節省能源消耗,減少排放污染的產品。”
廠商競相研發
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目前在這三大種類車型的研發和生產上,各大汽車廠商均使出看家本領,各顯神通。
據了解,目前上汽投入了80余名工程師專門從事混合動力技術研究,并已將目光擴寬到了混合動力、替代燃料和燃料電池三個技術領域。
深圳市副市長許勤日前對記者介紹說,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公司都是電動車的龍頭企業,五洲龍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多達100多個品種、歐Ⅲ以上排放混合動力客車、清潔燃料客車、柴油客車等產品體系,產品還遠銷美國、智利、沙特、伊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一汽、東風、長安、奇瑞等汽車企業目前也都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量產車型已陸續上了汽車產品的生產公告。其中奇瑞的弱混動力車型、長安的杰勛HEV混合動力車、吉利的雙燃料車和比亞迪的F3DM雙模電動車均已下線,新能源汽車呈現爭奇斗妍的良好開端。
標準亟待完善
近年來,國家逐步把“節能、環保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納入法制化管理。2007年11月1日,《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正式實施;12月2日,國家能源辦正式對外公布能源法(征求意見稿);12月18日,新能源汽車進入發展改革委鼓勵產業目錄,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進一步市場化、商業化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推動了新能源汽車更加健康、快速、穩步發展。
但《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正式實施以來,后續的具體實施細則和激勵政策卻遲遲沒有出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主要的原因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還不完善。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專家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直到現在國家并沒有出臺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標準。因為沒有具體的國家標準,現在參與的企業基本上是自行其是。因此,目前首先要解決的應該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標準,從而給參與新能源汽車研發的企業一個可遵循的操作規范。
據了解,目前,電動汽車標準委員會已討論了電動汽車行業的國家標準,一些具體的細節正在完善當中。專家認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制定的速度將大大加快,從上半年開始,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行業標準將陸續出臺。據電動汽車標準委員會相關專家介紹,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標準,但一些具體的行業標準還需要進一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