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柴油荒蔓延 小型物流企業陷入半停業
加滿一輛貨車的柴油最多就是10多分鐘的事,但運貨到貴陽的貨車司機羅先平昨天卻為此花了5個小時。“加油站一次只加200元(約30多升)的柴油,哪里夠跑?”羅先平說,他只有多跑幾家加油站,加滿一車柴油(150多升)后才上路。記者9日了解到,因為柴油供應緊張,重慶市多家物流公司減少了出貨量。物流作為商貿流通的中間環節,這一波“柴油荒”正在通過各個環節,悄然蔓延到我們的生活中來,我們吃的蔬菜、穿的衣服、用的家電,都會因柴油漲價而“被漲價”。
● 數百物流企業出貨量減少
貨車司機羅先平說:“不加滿誰敢上路?跑到一半油用光了,高速公路上誰來幫你拖車?”他稱,以前加油只要10多分鐘,現在他要跑5個加油站才能把油加滿,每到一個加油站,至少要排近1小時的隊。他平時從重慶到貴州只需要7個小時,現在加油都需要5小時左右。
記者在中石化、中石油旗下加油站看到,其旗下的多家加油站都在限量出售柴油,限定車主每次只能購進100元~200元的柴油。殼牌旗下加油站員工表示,目前不能用現金購買柴油,柴油只出售給預存了油費的IC卡用戶。重慶市近百家民營加油站則干脆無柴油出售(本報曾作報道)。
“我市有一半左右的物流企業都減少了出貨量。”重慶市物流協會會長夏毅表示,重慶有一千多家物流企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公路運輸,這其中“吃”柴油的貨車是主力。柴油吃緊,這些物流企業的貨車無法上路,物流企業只有減少發車量。朝天門物流協會秘書長、重慶三星運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阮明華表示,該協會的會員企業多數將發車量減少了5成以上。
● 汽車停一天企業虧150元
對于司機羅先平來說,僅是多花些時間加油。對物流企業而言,發車量減少,損失是真金白銀。“這些停起的車,都是錢啊!”重慶誠天信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筱樺向記者表示,駕駛員月工資4000元左右,平均下來每天的人工費約為130多元,再加上每天30元的保險費,也就是說,汽車在家里停一天,他就要虧損150多元。
$page$
在重慶畢海鴻生物流公司的董事長張建林看來,這并不僅僅是虧錢那么簡單,他擔心得更多是自己的信譽。發車少了,運貨量自然下降。目前他的倉庫中已堆積了很多貨物。對于物流企業而言,準時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如果長期這樣下去,他擔心會丟失客戶。而且物流行業競爭激烈,都不敢輕言漲價。
● 小型物流企業陷入半停業
朝天門物流協會秘書長阮明華介紹,柴油緊張不僅造成了朝天門大型物流企業減少發貨量,一些只有1~2輛車的小物流公司,已經陷入暫停運營狀態。
重慶一家貨運公司老總樊先生有兩輛9米多長的大卡車,與有上百輛貨車的大型物流企業相比,自己的公司僅是“小蝦米”。由于加不到柴油,目前這兩輛貨車正停在他的院中。“頭都大了!接了這么多單,根本運不出去。”樊先生表示,9月以后是物流行業的旺季,他也接下很多訂單,像他這樣僅有少量汽車的小物流企業老板,主要靠外地車輛“捎帶”貨物。
比如一輛車從溫州拉貨到重慶,返程時可與司機協商,將他的貨順路運到溫州。而現在全國柴油供應都緊張,本地車出去的少,外地車進來的也不多。靠著自己兩輛油都難以加滿的貨車,他將如何運出手中積壓近百噸的貨物?貨物積壓在倉庫,需要租金,也需要工人看管。算下來一天他不僅要虧損300元車費,還要付600元的倉儲費用。“這樣緊張的情況才開始3天,但愿不要長久下去。”樊先生祈禱。
上通貨運的老板蘇玉華卻顯得很平靜,雖然自己的公司僅有一輛貨車,但是她已不接外地業務,只做重慶區縣的短途生意。“加到油就跑,加不到就算了。”蘇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