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汽車:年產5萬輛中重卡工業園項目正式啟動
2009年8月上旬,徐工汽車公司全新重卡產品及全新生產基地項目(簡稱“兩新”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徐工汽車公司在“做優、做強、做大”的發展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自去年7月徐工集團收購了春蘭公司的股權進入汽車制造業后,徐工汽車公司加快了國三產品的切換,已有25個型號的國三產品通過國家目錄公告,還有部分型號即將通過公告;寬體駕駛室系列車型等一批新產品正在全力開發和試制;為徐工內部隨車起重機的底盤配套已經開始試裝。但由于原春蘭汽車公司的產品、技術、制造能力等各方面已遠遠落后于市場需要,迫切需要加大各方面投入以適應激烈的重卡市場競爭。
徐工汽車公司總經理楊勇向記者介紹,徐工汽車公司“兩新”項目中,全新重卡產品的發展思路為“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兩翼聯動,突出特色,適時發展核心零部件”;全新重卡產品要求融入徐工厚重、高端、可靠的文化特色;新產品要具有先進性、適用性、兼容性和可拓展性,產品平臺從低到高,定位清晰,能適應從中端到高端市場的需求。產品技術與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努力在節能環保、舒適性、電子技術應用、安全可靠、輕量化及經濟性方面尋求突破。
徐工汽車全新生產基地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本著“博采眾長、規劃領先、注重效益、滾動投入、分步實施”的思路,建設全新重卡生產基地。新生產基地的目標是:2015年實現年產5萬輛中重型卡車。在2015年前,項目逐步投資20億~25億元,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000畝,二期工程占地面積500畝,建立徐工汽車工業園,重點為四大工藝(車身沖壓、焊裝、涂裝和整車裝配)以及改裝車基地和車架生產基地。新基地建設要實現“五化”目標,即:生產線高度柔性化,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提高產品競爭力;采用數字信息化工廠管理系統,實現管理高度信息化;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總體要求,在資源利用上高度集約化;充分利用地方配套資源,實現物流合理化;立足于國內設備和裝備,實現裝備設施的經濟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