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車企兼并重組政策年底即將推出
20日上午,隨著一輛解放牌J6重卡緩緩駛出新中國“汽車搖籃”——長春一汽解放車間,中國汽車工業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后,歷史性跨入年度產銷1000萬輛“汽車大國”。中國也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個達到1000萬輛的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昨日在長春出席2009中國汽車第1000萬輛下線慶典時表示,年產1000萬輛預示著我國向世界汽車生產強國邁進的開始,衡量我們是否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強國應具備三個標志條件。
苗圩透露,工信部正在緊張研究兼并重組規劃,即將報國務院審批,本年底一定會推出。規劃的方向是發揮政府政策引導,遵循市場化原則。國家會對兼并重組有一些扶植政策,如對跨地區的兼并重組,對雙方都有相應的稅收政策優惠。
汽車強國的三個標志
中國汽車工業誕生于1953年,以當年一汽的開工建設為標志,第一輛中國造汽車是老解放卡車。
苗圩昨天表示,中國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汽車大國,今年全年產銷量將達到1200萬輛左右。在過去30年間,中國汽車產量占全球汽車的比重,已經由0.4%上升到13.3%。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賀信中稱,“汽車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折期”,此后汽車業要堅持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品牌建設,發展環保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逐步由汽車大國發展成為汽車強國。
苗圩昨天“拋出”汽車強國的三個標志條件,即要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業和品牌;要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要掌握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支撐和引領世界汽車產品的技術進步,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培育起自主的創新能力。
苗圩:希望延續優惠政策
對于汽車購置稅優惠等刺激措施2010年是否延續的問題,苗圩昨天表示,有關部門正對此進行討論,但“我們希望政策保持穩定性”。
針對業內擔心優惠后購置稅將大幅減少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透露,初步估計,到現在為止購置稅和去年相比,總量沒有少收,還增長了4%,全年總量肯定還會增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