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電動客車突破瓶頸 在渝保有量年底破千
今年春季的城市霧霾天氣讓機動車輛節能減排再次成為焦點,而機動車尾氣污染主要來自于柴油車,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新能源客車推廣實施迫在眉睫。
在新能源客車推廣大潮中,電動客車的興起及發展可謂熠熠奪目,尤其是專注于研究電動客車的恒通電動客車,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
重慶發展一枝獨秀,年底突破1000輛
其他電動客車在全國推廣過程當中,基本表現出消極狀態,技術限制及市場不成熟成為阻礙電動客車發展的主要原因。然而,重慶恒通電動客車排除萬難,在重慶獨有的市場和交通條件下得到了很到的發展。

恒通電動客車車間忙碌的生產線
重慶的電動公交客車的良好發展在行業中可謂一枝獨秀,尤其在公交車行業得到普遍認可。恒通電動客車自2011年進駐重慶公交以來,重慶的公交車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快速充電客車越來越多,慢慢成為穿梭在城區的綠色新動力。
快速充電巴士在重慶整個公交車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目前主城區共有800輛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公交,31輛純電動公交車,預計年底會增加到1000輛左右的快速充電公交客車。電動客車快速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是電動客車良好運行的保障,在渝北空港樞紐站已有一座電動客車快速充電站投入使用,供目前的31輛純電動公交車使用,另外主城區多個地方設也有充電站,專門為混合動力充電公交服務。
開啟10分鐘快速充電模式,創新技術領先全國
快速充電巴士能在重慶快速推廣,主要得益于恒通電動客車研發的10分鐘快速充電技術。雖然是本土化企業,但恒通電動客車公司依然希望將這種先進的快速充電技術推廣到全國。目前,傳統電動公交在其他城市推廣過程當中遭遇了有社會效益無經濟效益的尷尬局面,電池成為電動客車推廣發展的硬傷。電池壽命短、置換成本高、使用時間短、充電時間長一直是困擾電池技術革新的難題。恒通電動找準主要問題,積極尋找解決途徑,掌握一套先進的充電技術,使電池在10分鐘以內快速充滿電,充電時間大大縮短,完全可以和傳統客車加油時間相提并論。另外,恒通電動客車的電池壽命為6-8年,一般電池的壽命為3年左右,這就大大降低了電池成本。以技術為依托,恒通電動客車在四川德陽,貴州貴陽、遵義等地相繼推廣了電動公交。
談到恒通電動客車在重慶發展很好的原因,恒通電動客車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田野告訴記者,該車動力較普通發動機增加了40%,非常利于重慶山地運行,很好地緩解了普通公交車因山地爬行慢造成的堵車現象;第二是節能性好,氣電混合動力客車100公里能夠節省10m3的天然氣,而且尾氣排放量大大降低;另外,噪音低,乘坐舒適性高,得到了乘客的一致認可。
另外,較高的安全系數也是恒通電動客車得以快速推廣的有一因素。恒通電動客車研發了一個全方位的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電動客車運行的位置、電量、電池溫度、氣壓等等,一旦出現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而且當電動客車在水中會自動切斷電源,保證電動客車不會漏電,這樣可以有效的將潛在危害因素控制在范圍以內。針對重慶的山地地形,恒通電動對客車動力系統做了改善,可以將下坡時客車產生的電能儲存起來,以備上坡時電能補充,這就充分地利用了重慶地形,使得駕駛性能大大提高。
電動客車的社會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低排放、低消耗、高效能。然而為何只有少數的電動客車公司存活下來,歸根到底是缺乏資金的拉動,一輛的電動客車的造價成本是很高的,加上充電基礎設施以及維修保養,高成本讓電動客車行業發展較為緩慢。
如何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豐收,恒通電動客車給出了一個典范,提高技術降低成本,然而單單依靠企業自身發展和市場反應是遠遠不夠的,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推動才是電動客車走上正軌的重要助推劑。隨著技不斷創新,生產成本逐步降低,電動客車行業的不斷成熟,電動客車等新能源客車必定會迎來“百花齊放”的發展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