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遠程星瀚G醇氫電動牽引車與遠程星際U11M醇氫電動城際客車在呼和浩特正式下線。作為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向北戰役”的重要一站,活動當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與當地用戶簽署共計270臺醇氫重卡、客車產品訂單,并交付醇氫重卡、輕卡產品。這標志著呼和浩特推廣發展醇氫生態戰略邁出關鍵一步。
塞外煤海破冰新能源 呼和浩特醇氫新路鋪就綠色引擎
眾所周知,內蒙古位于我國北部邊疆高寒地區,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冬季漫長嚴寒,這種自然氣候條件對于傳統純電類新能源汽車產品非常不利,也制約著本地交通運輸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37.8萬輛,同比增長55%,滲透率從去年同期的15.7%突破至22.8%。但同期,內蒙古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只有9.8%。
甲醇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內蒙古寒區商用車的新能源化難題,同時也能夠最大化發揮內蒙古本地資源優勢,是實現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的破局關鍵,讓新能源汽車不再受本地自然環境約束。
內蒙古有著“塞外煤海”的美稱,內蒙古本地甲醇產量大、發展潛力大、價格優勢大,推廣應用醇氫電動商用車產品可以使本地資源優勢最大化發揮出來。
2024年,遠程新能源商用車與呼和浩特市政府簽署醇氫電動商用車項目合作協議,以醇氫動力推廣應用為中心,促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了盡快將本地的甲醇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呼和浩特出臺相關支持文件積極推動醇氫生態的建設,明確提出在全市加快推廣甲醇汽車以及甲醇加注設施的改建工作。《呼和浩特市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中提出,計劃到2026年底推廣甲醇汽車4000輛,加注站50座以上。據測算,現有加油站改造甲醇加注站費用僅需5-10萬,遠遠少于建設加氫站、換電站、超充快充站的投資。當前,呼和浩特已建成多座加注站點并陸續投入運營。
醇氫電動落子內蒙古 遠程“向北戰役”打造綠色運輸新范式
“醇氫電動汽車以液態甲醇新能源與高效增程器耦合高效發電驅動車輛,克服了純電動車中長途運輸場景下續航里程不足以及冬季氣溫低導致的衰減問題,保障車輛的高效出勤。”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CEO范現軍指出,本次下線的醇氫電動重卡與客車正是基于“宜醇則醇、宜電則電”戰略的產品布局。
甲醇是公認的風光電的最佳載體,作為液態新能源在存儲和運輸方面相比于氫、電等能源都有著巨大優勢,可以有效提升內蒙古風光電的利用率,也能有效保障車輛出勤效率。其本身具備優異的低溫流動性,在-25℃的嚴寒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狀態,為極寒場景下的車輛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在今年哈爾濱亞冬會上,遠程醇氫電動產品在嚴寒、高頻運營場景下的可靠性與適用性已得到充分驗證。在環保性方面,醇氫電動較國六柴油車相比PM污染物排放降低98%、一氧化碳降低88%、氮氧化物下降82%,燃料成本降低32%-45%,有效助力用戶致富。醇氫電動作為液態新能源技術路線,更經濟、更便捷、更可持續。目前,吉利運營的醇氫電動汽車超5萬輛,相當于氫燃料汽車的兩倍,累計里程已超230億公里。
依托吉利甲醇全產業鏈的探索研究和產業布局,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是目前國內唯一推出醇氫重卡、輕卡、小微卡、客車、VAN的商用車企業,并打造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
據內蒙古用戶反饋,醇氫電動重卡無需充電且享受綠牌免排隊,冬季加滿一箱醇可以跑1500公里,規模化運營車隊燃料成本一年還能節約300萬。醇氫電動客車已在天津、大慶等北方多地投入運營,冬季續航超600公里,補能僅需10分鐘,車廂比同米段純電車型溫度提升一倍,提供溫暖舒適的乘車感受。隨著在礦機、裝載機、挖掘機等非道路場景的應用,醇氫動力還將推動呼和浩特當地煤礦產業快速替代汽柴油實現轉型升級。
未來,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呼和浩特工廠為錨點,加快內蒙古醇氫電動液態新能源產業布局,助力當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內蒙古打造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