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產品線由“高大上”向“平民化”延伸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幾乎國內的所有主機廠對此技術都比較認可,相信幾年以后會成為一種非常時尚的趨勢。
記者:那博世在儀表單元如何實現由高到低的過渡配置?
朱光偉:其實這也是博世策略上的一個轉變,剛講到原來我們在豪華車品牌上開展儀表業務,在中國的曝光率很低。2年前我們收購了蕪湖一家合資企業埃泰克,將該企業有利的本地開發資源和博世充分的全球資源結合起來,把本地研發團隊打造成具有國際水準的團隊。通過兩年的打造,我們的這個公司無論在產品應用和開發上都取得非常大的進步,未來它將是我們多媒體事業部在亞太地區儀表的研發中心以及重要的生產制造中心。
目前我們跟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都建立很好的聯系和合作,今后會在中國市場提供從入門級到最豪華級的儀表,覆蓋全系列車型。
記者:根據協會和第三方公司做的預期,預計到2016年手機互聯和嵌入式的車載互聯解決方案加起來市場容量將會超過5,000億。現在眾多企業諸如整車、零部件、IT、半導體都在介入這一領域,而博世亦推出mySPIN,這一產品的競爭優勢在哪里?目前市場應用情況如何?
朱光偉:這個mySPIN是個英文縮寫,意思是我的智能手機互聯這一產品跟市場上一些車機方案只支持一種手機操作系統不同,它可以兼容安卓系統和iOS系統并將兼容Windows系統,理論上來說,大部分手機都可以通過mySPIN 來實現在車機的體驗。另外,很多的應用程序在車輛上的應用如果不加以很好的控制,對整個駕駛的安全會有很大的隱患。我們為了保證這種應用在駕駛過程中更安全,建立了一種白名單的機制。所謂白名單就是只有通過主機廠允許的一些應用程序,它才能在這個車輛系統里面實現。再者,我們會按照客戶的需求來定制用戶界面,這樣可以很好的與整車廠的HMI風格統一。最后,我們在上海建立了一個應用中心,和本地的APP開發公司進行深入的合作來不段提供最新,最受歡迎的APP給我們的客戶。
跟大家分享的是,明年三月份奇瑞捷豹路虎國產車會搭載博世的mySPIN。

記者:新華信做過一個調研,談到車機軟件未來將會對主機廠客戶關系管理上起到促進作用,mySPIN是否擁有這樣的功能?
朱光偉:mySPIN是一個雙向的通訊系統,即可把外界的信息給引進到車內,給駕駛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駕乘體驗;同時也把車內的信息給發送出去,如發動機的狀態,這有利于主機廠根據車主的日常車輛使用情況提醒其維修保養,為主機廠的客戶關系管理提供很好的工具與技術手段。此外,mySPIN如果和我們的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結合使用,可以實現遠程通訊和控制。
記者:mySPIN是否也是供應全系列車型,在低價位車輛和高價位車輛配置上有何不同?
朱光偉:因為是軟件解決方案,是通過軟件開發包的方式,根據標準的協議和私有協議建立了手機和車之間的互聯,故而技術上是沒有區別的。唯一的區別在于白名單控制,有可能對于一些應用程序公司在與主機廠合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傾向性。另一方面,區別比較大的可能是在云端服務。
記者:剛您提到車載互聯單元,據了解,此技術原來是用在商用車上的,現在已拓展至乘用車領域,此技術在兩者的應用和配置上有何不同?
朱光偉:從原理上來說,沒有根本不同。如你所講,這項技術多年前就有了,主要是用于商用車車隊的跟蹤和管理,通過里面的T盒以及博世軟件平臺和系統架構來幫助運營商很方便地知道車隊中車輛運營的情況、車的位置,提高用車效率。現在此技術在乘用車里被廣泛地用到道路救援。目前車載互聯單元已經在國內主機廠有應用,預計明年會批量投產。
記者:剛才聊到貴司諸多的車載智能產品話題,現實中針對市場上一些智能產品,消費者認為無太多使用價值如智能雨刮,貴司在做產品開發的時候對消費者需求如何把控?
朱光偉:不同的駕乘者會有不同的駕乘體驗的要求,一款產品把所有人的胃口都解決好,這也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智能產品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用戶提供舒適、便捷的駕乘體驗,今后主機廠會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滿足多元化需求。
記者:目前智能化產品較多用在高端車型,不少供應商認為自主品牌多會考慮成本因素拒絕使用,而根據貴司的產品戰略未來將會與諸多自主車企合作,是否會擔心這一點?貴司為何會將產品由高端向中低端延伸?
朱光偉:我對此觀點不太茍同,現在來看,為提升競爭力,自主車企在引進新產品、新技術上速度更快。按傳統的技術比較,自主車企在動力總成等核心技術上的確與外資及合資車企差距較大,趕超也比較困難。然在智能化這個新的領域上,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因此自主的創新和引進都將會比較積極。
談及為何產品下探的問題,可以這樣講,技術的進步使得產品界限的劃分不是那么明顯,而且使得產品的價格越來越有競爭力,成本的降低幅度非常大,汽車總的發展趨勢是技術越來越先進,產品的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成本越來越低,特別在電子產品這一塊。
記者: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已經吸引了太多的投資者,如剛才所提到的IT、半導體供應商,這對傳統的零部件來講會帶來哪些挑戰?
朱光偉:這如同一個生態鏈,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定位。IT行業有自己的優勢,產品與技術更新換代很快,且對成本的控制能力很強。這將會給汽車智能領域帶來新的血液,也促進整個行業技術在競爭中有更快的進步和提高,這是一個良性的競爭,是壓力也是動力。不過傳統的零部件供應商對車有更深的了解,如博世,它的產品已經涉及汽車方方面面,這對于車載互聯無論是前期研發還是后期延伸服務,都是一個絕佳的優勢。此外,我們是一個偏中性的供應商,一直配合主機廠的工作,而不會去主導,這也是主機廠比較看重的一大優勢。
記者:朱總,一直有個疑問,博世多媒體事業部已成立近10年,一直比較低調,為何今年才開始重推?
朱光偉:這與全球的策略有關系,我們的原有的產品理念都是集中在小眾高端的豪華車上,現在的策略是全方位全系列的來供應、服務于汽車廠。此外,市場上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我們必須要融入這個大環境中。我們的事業部把亞太地區作為今后發展的重中之重,計劃占到全球業務的三分之一,而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工業市場,我們要將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案推薦給我們的客戶。
記者:貴司在汽車多媒體發展方面未來五年內有什么樣的規劃和愿景?
朱光偉:隨著車載互聯的飛躍,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將是博世中國業務發展最快的業務部門之一,這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的市場,強大的后盾、雄厚的根基以及領先的產品和技術給我們插上騰飛的翅膀,我們希望未來五年能成為汽車多媒體的市場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