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士特伊頓再度聯手 分而又合三個謎團
分手后,雙方一直還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且法士特一直還是伊頓的供應商。正因為雙方一直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尋找到共同的利益點并且以此為基礎,找到合適的合作方式,其實,也并不奇怪。
此次,伊頓和法士特合作生產離合器,相比之前合作生產變速器,有著更好的合作基礎,其原因就在于雙方的優劣勢更加互補。之前合資生產變速器產品,法士特和伊頓有各自的產品,因此,第一次合作雙方分道揚鑣后,各奔東西。而此番生產離合器,法士特沒有產品,而伊頓沒有市場。可以說,在離合器的生產上,雙方誰也離不開誰,也就是說合作是雙方惟一的最佳選擇。
為何在經濟形勢并不好背景下投資
今年整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商用車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這樣的大背景下,還有新合資公司成立,新企業開工建設,應該是鳳毛麟角。

為什么經濟大環境并不好,可是伊頓和法士特還要建立新工廠,生產新產品呢?原因就在于,中國的商用車離合器市場,產能總量雖然過剩,但是其結構并不合理。也許正如法士特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大開說的,目前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對汽車零配件行業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生產出全新的更高技術和更長壽命的離合器,就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重卡行業技術迅速提升,技術水平不斷向世界級重卡靠近。不過,對于中國主流離合器市場而言,其技術進步并不明顯。因此,中國離合器市場出現兩個供給方面的短板:一、技術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快速升級的商用車行業需求;二、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接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這也就說,雖然中國的商用車離合器的供給總量足夠,但是在技術先進而又價格合理的產品方面存在巨大需求,而伊頓和法士特的合資公司恰好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因為,伊頓離合器在技術上擁有領先優勢,而法士特在商用車用戶基礎、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市場開發和銷售服務等方面具有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雙方聯手,將能解決當前離合器市場的產品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