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曾隱患重重 昌河汽車上演逃離央企大戲
央企,讓許多門外人心向往之,而門內有些人卻想逃離。
昌河汽車就上演了一幕逃離央企大戲。
3年多的婚姻并沒有使昌河汽車獲得預想中的發展,反而讓昌河的員工牢騷滿腹甚至以罷工抗議。逃離已成為罷工事件后的關鍵詞。如今,昌河汽車如愿以償。據報道,國務院國資委已批復昌河江西基地脫離央企中航工業,回歸江西省地方政府管轄。

婚前隱患重重
3年多前的婚禮相當風光。時任科技部部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紛紛發表重要講話,重組儀式還宣讀了兩位中央領導的賀詞。
當時,中航工業旗下長安汽車等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屬昌河汽車的聯姻,造就了迄今為止央企之間規模最大的汽車產業戰略重組。重組后的長安汽車成為國內生產基地最廣的汽車企業集團,汽車產銷規模接近200萬輛。
熱鬧的背后是無限的惆悵。一位接近昌河汽車高層的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重組前中航汽車旗下哈飛等分公司中層干部,對重組方案普遍并不知情。對于提前散發的長安集團將重組中航系汽車企業的小道消息,他們也是一片辟謠之聲。
在正略咨詢合伙人張永輝看來,昌河與長安二者的主力資源都是微車產品,產品多數重疊并且互相競爭,互補性不強。如何跨地域打造三個品牌、整合生產和銷售渠道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提高效率,難度極大。他認為,不尊重汽車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后果必然不會理想。
婚后矛盾不斷
重組的目的是希望比以前更好,實際上帶來的卻是利益糾紛。由于訴求不同,婚后二者一直矛盾不斷。
2012年1月13日,江西景德鎮昌河汽車總部,一干汽車工人聚集在辦公大樓前,要求公司高管就轉讓昌河汽車生產資質一事與工人對話。
之后的對話過程中,雙方溝通得并不愉快,于是有了時任昌河總經理李黎(長安汽車集團委派)的這句話:“你們不整死我,我就整死你們昌河。”這句 話自然成為長安與昌河矛盾的爆發點,李黎隨后遭到憤怒員工三次暴打,武警人員將其救出。李黎被打以后,出于平息事態的考慮,長安汽車方面很快將其免職。
昌河汽車罷工事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業內人士介紹說,首先,昌河工人不滿長安“私自”轉移公司轎車生產資質,擔心下崗,利益受損;其次,長安汽車重組昌河以來,從未投入過一分錢,只是擔保而已;再次,職工工資漲幅遠低于向外界宣傳的“增幅43.59%”。
對于發生工人集體抗議事件,長安集團總裁鄒文超說:“顯然有人從中煽風點火?!睋襟w報道,昌河汽車的管理層要求昌河汽車從長安集團中獨立出去,否則集體辭職。
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看來,整合是企業之間兼并收購后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并直接決定并購成效的優劣。長安并購昌河后出現整合問題,主 要在于雙方的企業文化難以融合、發展戰略出現矛盾。這直接表現在長安在昌河的投資安排、產品研發,甚至是人事安排等都與昌河出現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