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輕商黃金時代到來 上汽大通“坐三望一”
第一商用車網記者 謝光耀
十二五末的中國商用車市場,變化急劇而又快速。先是中輕卡市場遭受重創,繼而客車市場和重卡市場出現下滑,只有輕客市場繼續保持了正增長的態勢,尤其是歐系輕客,連續多年保持了穩健發展。在這個被視為“藍海”的細分市場上,2014年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是歐系輕客市場中70%的凈增量,都被上汽大通“拿走”;二是上汽商用車各板塊的表現兩極分化,大通在集團內的地位更加凸顯。
上汽商用車業務“東升西降”的背后,預示著公司不同子品牌的角色也在發生新的變化。在2015年和“十三五”,上汽商用車的規劃將發生哪些調整?大通在其中又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輕商“黃金時代”到來
外部環境的巨變,是上汽商用車板塊和上汽大通面臨的首要變化。
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商用車市場就邁入了“微增長”階段。2014年,市場加速調整和轉變,微增長、零增長和結構性調整成為整個商用車行業在“十二五”最后一年和“十三五”的主旋律。其具體表現為,首先,商用車行業在經歷2010年“四萬億”工程后,銷量如過山車般急劇攀升又急劇下降,在最近兩年趨于穩定,進入微增微降的調整期。
其次,中高端輕型商用車的黃金時代到來。隨著經濟持續下行、環保政策趨嚴、投資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消費比重上升等經濟“新常態”的到來,與消費活力密切相關的中高端輕型商用車市場(包括輕客、高檔輕卡等),面臨著一輪新的歷史性機遇。以歐系輕客為例,這個汽車品種近幾年來在整個商用車市場微變化的態勢下,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14年1-11月,該細分市場同比增幅超過8%(商用車行業下滑7.3%,卡車行業下降9.7%)。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以及國家對發展民營經濟的鼓勵,以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為重要客戶群體、用途定位客貨兩用與改裝的多功能歐系輕客,在“十三五”期間將面臨著比傳統商用車更為有利的市場環境。
因此,如果把2000-2010年看做是中重型商用車發展的黃金時代,那么,2014-2020年可以看做是中高端輕型商用車的黃金時代,它既是商用車行業結構調整的結果,更是保證上汽輕型商用車事業快速發展的“外因”。

2015款大通V80歐系輕客
合資謀盈利 大通推量變
商用車行業環境快速變化,同樣也帶來了上汽商用車板塊的內部調整,尤其是上汽大通在集團內的角色,開始發生新的變化。
按照上汽商用車在十一五末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上汽商用車旗下的四個商用車板塊——上汽依維柯紅巖、南京依維柯、上汽大通和上海申沃,在十二五末要實現50萬輛的年銷量。其中,紅巖重卡要從2010年的3.3萬輛躍升到2015年的10萬輛,南京依維柯要從2010年的11萬輛躍升到2015年的30萬輛。剩下的10萬輛任務,由大通與申沃共同完成。
然而,到了十二五后期,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商用車市進入微增長的穩定期,包括上汽在內的多數商用車企此前制定的目標規劃顯然都已無法“兌現”。2015年,制定新一輪的、務實可行的“十三五”規劃,已然箭在弦上。
關于這一點,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商用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藍青松坦言,“十二五”期間,整個商用車行業的增速明顯下降,因此,公司當初制定計劃時對市場發展的預期過于樂觀。“上汽現在正在考量新的商用車‘十三五’規劃,從目前的行業形勢來判斷,到2020年,整個商用車市場國內總量的增長將會很小,主要的變化將發生在結構方面,因此,今后我們要追求更有質量的增長,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合資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中外股東雙方帶來更高的回報率和價值。”
“到2020年,上汽大通的年銷量要突破20萬輛。”藍青松補充說道。目前,上汽大通的產品線主要包括V80歐系輕客和和G10 MPV,到2017年,大通還將新增中高端皮卡和非承載式SUV兩條產品線。總體而言,大通未來幾年的發展主要圍繞中高端輕型商用車和跨界型商乘兩用車型來展開。
這也就是說,上汽商用車事業部各個板塊中,上汽與依維柯合資的兩家公司,受到卡車行業增長乏力的制約,其追求“量”的目標將有所降低,“質”(盈利性)的目標將大大提高;而大通20萬輛的目標,將扛起上汽商用車板塊“十三五”規劃的半壁江山。這種相對務實的規劃,也為上汽新一輪的資源投入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