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入主福汽暫無時間表 盡職調查延期收官
盡管有中央政策支持,且早在半年前就簽署框架協議,但種種跡象顯示,國內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整合三線梯隊的福建汽車集團工業集團(簡稱“福汽”)計劃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順利。
上周,來自東風集團內部消息稱,目前東風已完成對福汽集團整體以及下屬企業的全面盡職調查,調查人員已經撤回,將于農歷新年過后拿出最終的調查和評估報告。而這份報告的內容,將決定東風是否會加快重組整個福汽集團的步伐,比如如何給出對收購福汽股權的對價,以及進駐福汽下屬合資實體東南汽車。
截至目前,外界預期中的東風重組福汽大戲只上演了一個開場表演,那就是東風通過股權重組的方式間接控股了東南汽車。
東風能否通過東南這個“跳板”全盤整合福汽,現在看來情況并不明朗。一方面,東風對福汽盡職調查時間比預期的3個月翻了一倍,可見福汽資產復雜程度遠超東風預期;另一方面,福汽斥資數十億元堅定地啟動“新龍馬”乘用車項目,亦被視為不愿“坐以待斃”或加大未來重組談判籌碼的關鍵舉措。
截至記者發稿時,東風集團官方仍不愿對能否順利重組福汽進行置評,亦沒有發布重組時間表。福汽集團董事長廉小強近日在媒體面前的公開表態亦從側面證實,東風重組福汽仍停留在“談判”階段。言下之意,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兩級政府都力挺這場跨區域重組,但當事雙方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諸多關鍵問題上,并未完全談攏。
福汽“兩手準備”
盡管與東風這樣的央企重組,能給經營效益欠佳的福汽集團找到可乘涼的大樹,但后者并沒有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這場跨區域重組上。
“東風與福汽還在談感情的階段,我們覺得談深了也好,雙方有結合的意愿就更好,就像談戀愛一樣,越談越有感情。如果一下子把問題都談清楚了,第二天就結婚也有可能,但目前我們仍在談感情的階段。”1月8日,在福汽下屬企業福建新龍馬首款微客產品“啟騰M70”上市儀式上,福建汽車董事長廉小強做出了上述表述。
如果用直白一點的話“翻譯”過來,至少折射出東風重組福汽的兩點現狀:第一,東風重組福汽目前仍止步于談判階段;第二,雙方還有不少問題沒有談攏。外界分析,對重組未來的不確定感,是福汽在資金并不寬裕的前提下,仍篤定要上馬“新龍馬”乘用車項目的關鍵原因之一。
福汽新龍馬全稱為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直屬控股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福汽新龍馬由福汽集團與龍巖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總投資20.275億元,建有包括獨立自主整車研發設計、發動機制造、整車制造在內的完整的自主品牌發展體系,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年產30萬臺發動機、汽車研發中心三大核心項目。按照規劃,新龍馬將以微客為切入點,逐步開拓MPV、SUV、家用轎車等細分市場。
這是福汽在東南汽車、福建奔馳和金龍客車之外開辟的第四個業務板塊,其區別于其他三塊業務的關鍵點是,整個項目的推進全盤由福汽掌控。在啟騰M70上市現場,廉小強甚至抑制不住激動地喊出:“福汽終于有了完全屬于自己的基地”。
有消息稱,對于福汽上馬新龍馬整車和發動機項目,東風集團曾給出建議,考慮到東風承諾在福州投建一個年產60萬臺的發動機項目,為避免重復建設,希望新龍馬可以暫停發動機項目的上馬,但類似的建議并沒有獲得福汽方面采納,因為根據發改委新建整車項目的門檻,發動機配套是必不可少的,何況在東風做出上述提議之前,國家發改委已經核準新龍馬整車和發動機項目。
新龍馬30萬臺發動機項目于2011年5月簽訂協議,由新龍馬和柳州五菱柳機動力合作建設,總投資約15.4億元。當年12月,新龍馬發動機項目舉行了動工儀式。
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了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跨產品類別生產微型客車和發動機項目。而東風與福汽盡管早在2011年6月就傳出為重組計劃接洽的消息,但真正與福建省政府簽署框架性合作協議,卻一直等到了兩年后的2013年5月。在框架協議中,明確有一條就是東風承諾會在福建省福州市投建一個年產60萬臺發動機的項目。
東風“邁一步看兩步”
眼看東風入主福汽最大的板塊東南汽車日期將近,福汽也開始加緊僅有的乘用車自留地“新龍馬”的耕作,且絲毫沒有顧忌東風未來的戰略布局,這被認為是福汽希望將來在與東風的談判或博弈中爭取更多砝碼的表現。廉小強在1月8日新龍馬的發布活動現場甚至大聲說:“我們決心要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自主品牌制造基地。”
加上剛開張的獨資子公司新龍馬,福汽旗下共有四大板塊,其余三家為:與日本三菱和臺灣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三方組建的東南汽車、福汽與戴姆勒合資的商務車合資項目福建奔馳、廈門金龍汽車集團(簡稱廈門金龍)。前兩家為合資企業,加上近年來經營不佳手頭緊,福汽在合資公司不能拍板,而廈門金龍的第一大股東也已經變成廈門市國資委旗下的海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