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赴港IPO“夢之隊”北汽上市進入靜默期
根據此前報道,北汽在港IPO的豪華團隊,包括高盛、瑞銀、匯豐、德意志銀行、中信等。不過,IPO保薦人的歸屬以及承銷大單究竟花落誰家尚無定論。
隨著北汽在港IPO豪華承銷商名單浮出水面,北汽在港上市也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過去曾多次主動釋放上市動向的北汽的禁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IPO的時間節點已經逼近。
十年上市路
目前,除旗下商用車資產福田汽車(600166)在進入北汽前已上市,北汽資本化程度算是國有汽車集團中最低的。
2002年,剛剛調至北汽的徐和誼,面對的是一個負債累累的公司。由于缺乏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北汽難以擔負現代汽車國產項目所需的資金。因此,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汽集團前身)不得不聯合北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等5家股東單位在北京市政府的撮合下,組建了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投資)。
在2002年北汽投資啟動北京現代合資項目后,現代汽車項目擴建的追加投資再度成為其困擾,但北京現代幾乎是北汽旗下唯一贏利的板塊,擴大投資勢在必行。因此,在2004年,時任北汽投資董事長的徐和誼提出利用北汽投資通過IPO籌資的想法。
隨著北京現代自身贏利的快速成長,北汽投資通過發債、借貸等方式,滿足了北京現代增資擴張中的資金缺口,北汽投資的IPO事宜被擱置。
2006年,徐和誼全面接掌北汽集團,北汽開始將整體上市納入考慮,但由于當時北京奔馳項目剛剛啟動,可以打包上市的資產僅有北京現代一個優勢項目,加上現代對北汽上市后將曝光其利益鏈不滿,并不支持其上市計劃,于是北汽的IPO構想再度被擱置。
直到2010年年底,北汽股份組建,北汽正式重啟上市計劃。由于北汽集團資產結構復雜,且諸多項目尚在虧損,北汽不得不放棄整體上市,改為“一分四”的拆分上市計劃。
按照該計劃,北汽集團將旗下資產分為4家股份公司,包括整車資產北汽股份、商用車資產福田汽車、零部件資產海納川股份和汽車銷售資產鵬龍股份,其中,福田汽車已經上市。
其實,自2009年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薩博的核心資產后,北汽就開始大規模地實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復興計劃,但北汽自身自主研發能力的薄弱,卻讓“拿回來的圖紙吸收消化”異常艱難。無論是從自主事業的資金缺口來看,還是國資委敦促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硬性要求,都要求徐和誼治下的北汽盡快實現上市,以打通融資渠道。
此外,自去年5月李峰由北京現代常務副總一職晉升為北汽股份總裁之后,北汽集團在今年春節前后再度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調整范圍涉及集團層面及旗下多個子公司的一把手。
在集團架構方面,尚不具備贏利能力的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從北汽股份剝離,由母公司北汽集團進一步孵化,同時將北京奔馳的51%中方股權裝入北汽股份,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并表。
在上述調整完成后,登陸H股的北汽股份將涵蓋6大業務: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兩個整車合資企業、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和越野車業務、研究院以及以薩博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動力總成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