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歸來” 海格E系中巴開發的“幕后真相”
行業首創 “八大代表協同開發”
E系的“新”,不但在于產品,也在開發的過程。
“E系車的開發,實際上顛覆了我們以前的傳統,可以說是一次革命性的流程創新和理念變革。這種新的研發流程,我們稱之為‘八大代表協同開發’,也就是由技術部門、市場部門、銷售部門、制造部門、服務部門、財務部門、質量部門、工藝部門等八個部門各派代表,從頭到尾全程參與新車型的開發。”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技術中心副主任李春告訴記者。
據介紹,在此之前,包括海格在內的客車行業大多數客車企業,產品開發過程都是由技術部門主導,質量部門等少數幾個部門在開發末期才參與評估。“我們花了幾年時間,做了一套全新的、不同于目前行業多數企業的產品開發管理流程。這個流程的原則是基于市場,起點是市場,終點也是市場,參與進來的每一個部門都代表了市場上的某一種需求。”李春解釋說,“按照這個管理流程,車型開發不再是研發部門一個部門的事,而是運用整個公司的力量來進行開發。其目的,就是使開發出來的新車型能夠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尤其是很多細節設計部分也做的非常完善、充分。”
由于是第一次嘗試,海格客車在E系中巴這款新車的開發上花費2年時間,其成果也可謂頗豐。一方面,海格新的產品研發管理流程真正得到實際應用,為今后更多的產品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E系中巴的產品競爭力大大加強,其對市場需求的良好適應性,在客車行業內幾乎“無出其右者”。
“我們選擇把中巴車來作為新的研發流程的樣本,一個原因是因為蘇州金龍是‘中巴王’,這么多年來我們中巴的市場份額還是很高的。我們希望借助新的研發模式,在未來的中巴車市場上做得更好。”李春補充說道,“還有一個原因是大環境的變化。隨著高鐵擴張和航空下延,大巴車份額一直在下降,中型車份額持續上升,客運中型化,已經是很明顯的市場趨勢。”

海格E系中巴的行李艙經過優化設計后,空間進一步增大
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E系革新行業理念
據介紹,新E系的開發分為概念階段、計劃階段、開發階段和驗證發布階段等4個階段。“不同部門分工明確,全流程參與開發,每一個階段做什么都是有要求的。如果在項目某一階段出現部門評審不通過的情況,那就不能繼續推進,而要停下來取得共識,通過八個部門的評審才行。”海格客車財務部負責人介紹說。
她舉例說,按照新的流程,財務部門從一開始就要參與成本目標制定,而不是在開發后期才介入;在概念階段,要設定產品的總目標成本,進行目標成本分解。“以前是給出一個總的成本預算,現在要細分到每一個環節,比如動力系統要花多少錢,車身系統花多少錢。”精確的成本控制,對于提升海格E系中巴的性價比,無疑大有幫助。
“對于品管部門來說,以前只是參與樣車評審;現在,我們要參與產品品質目標的策劃和技術可行性分析,以及各個階段的質量評審;還要參與制定概念階段的新品項目商業計劃書,在計劃階段評審產品設計需求,制定產品品質的優化策略,以及整車總體技術方案評審等等。”海格質量部門負責人這樣說道。質量部門全程參與項目開發,大大提升了車輛的生產一致性和產品品質。
同樣,其他每一個部門派出的代表也都有明確職責在身。海格客車客戶服務部部長劉學淵告訴記者,跟以往在產品樣車開發出來后才開始制定服務保障策略不同的是,在新的流程中,服務部門從第一階段就開始制定服務策略與目標,服務體系準備、配件準備、服務人員培訓等工作跟產品開發基本同步,這就為新品上市打下了很好的售后基礎。

海格E系中巴的乘客區
“這樣一來,各個部門不再各干各的,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李春說道。新的車型,新的流程,新的品質水準,全新的性價比,確保了海格E系中巴上市的成功。
市場的認可是研發理念是否先進、產品開發是否成功的試金石。據了解,海格E系中巴自上市以來已銷售近200輛,目前訂單情況良好。相信全流程協同開發的海格E系中巴,能夠幫助客戶成為真正的運營大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