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長江客車三易其手 北汽能否“變廢為寶”?
與此同時,為了讓這一理念盡快落地并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北汽常州將“借力”周邊資源,推行輕資產模式。據了解,常州長江的經營數次陷入危機,一方面跟內部管理和業務拓展有關,另一方面也跟產品自制率過高、成本居高不下有很大關系。沒有利用好長三角地區豐富的外部配套資源,是常州依維柯和常州黃海失利的重要原因。
因此,北汽常州認為,在由“乘”入“商”的過程中,公司有必要推行輕資產運作方式,充分利用好周邊的配套資源。
林偉告訴記者,常州的附近聚集著大量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優質零部件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無論造客車、輕型商用車還是乘用車,長三角尤其常州和鎮江都擁有非常豐富的零部件配套資源,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非常低。因此,北汽常州沒有必要什么都干,推行重資產模式,而只需要利用好當地的資源,對外采購優質的零部件。
“大量的零部件研發制造都有周邊企業為我們配套,我們主要負責集成、研發和銷售,從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我們也想到了與周邊企業深度合作的很多方式,比如整車聯合開發、材料應用的聯合開發、零部件的聯合開發等等。在這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在這個民企最發達的地方,在這個汽車零部件配套業最發達的地方,我們還愁發展不好嗎?”
民企大佬主動來訪 戰略設想邁出第一步
北汽常州借助江蘇零部件集群打造全產業鏈優勢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周邊企業的“呼應”。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在9月13日的新公司揭牌儀式上,北汽常州迎來了眾多汽車零部件民營大佬的主動來訪。他們開的車,很多都是奔馳S600L,比現場嘉賓的車還要好;他們對待這家連汽車公告還沒恢復的整車企業的積極態度,卻是北汽常州的前身從未享受過的待遇。
“常州周邊民營零部件企業老總們的到來,也是看中了北汽這個大集團的背景,以及北汽集團進入后,北汽常州公司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林偉對記者說道。
“借用北汽常州公司總經理郭慶培的話來說,‘我們將會是國企的身體、民企的頭腦’。”說到這里,林偉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在經營靈活性方面會比國企更強,國企最大的優勢是資金,但決策鏈太長。民營企業的優勢是決策鏈短、機制靈活。未來我們會融入國企在資金、管理和人脈資源上的優勢,同時引入民企的一些運作方式,做好市場調研,一旦發現需求,馬上快速反應,迅速決策和執行。”
北汽常州,正行走在一條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道路上。這條道路,能否讓它不再重蹈覆轍,并扭轉頹勢,“變廢為寶”呢?
無論如何,北汽常州已經有了一個高屋建瓴的布局,現在就要看其如何具體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