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卡合資現狀:車型走向高端 利于開拓海外
2月18日,在工信部召開的2013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 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肖春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明確表示“汽車合資股比將進一步開放。”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吉利集團董事長為 代表的支持放開股比與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為代表的反對放開股比限制的觀點針鋒相對。
在進一步改革進一步深化推進,汽車合資企業股比放開幾成定局的背景下,本文著重為您解析汽車合資企業股比放開會對國內的卡車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我國重卡合資的現狀
20世紀80年代,依維柯、雷諾、奔馳、斯太爾等卡車整車生產企業開始進入中國,隨后伊頓、康明斯等零配件制造商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次的引進只是單純的技術引進,不涉及資本和品牌。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內重卡迎來了又一次的合資高峰,這其中,東風日產柴成立,奔馳與一汽的合資談判,濟南華沃的成立,華菱引進三菱扶桑的重卡技術,江淮引進韓國現代的重卡技術,陜汽與曼的合作談判等等。盡管紛紛開花,但結果卻有喜有憂,時至今日,除單純引進技術的企業之外,合資合作的企業大部分已無果而終。

打上iveco標的上依紅出口車型
盡管這一次的重卡合資合作并未取得令人欣喜的結果,但這一次的試水卻為國外重卡企業再次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2006年-2014年1月重卡(含底盤、半掛牽引車)主要企業銷售情況(單位:輛,%)

近幾年,隨著國內的卡車車型面臨升級換代以及政府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國內卡車企業再次迎來了一輪合資的高潮,曼、戴姆勒、日野、沃爾沃、納威斯達、現代等等企業再一次進入國內。這其中,福田和戴姆勒,廣汽和日野,四川南駿和現代,等企業的合資均是50% 50%的股比模式,而東風和沃爾沃的合作的股 比則是55% 45%,其他的合資企業雙方的股比則介于二者之間。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合作盡管過程仍比較曲折,但結果均比較令人滿意,而中國重卡企業在本輪合資合作中除了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之外,也更多了幾分走向世界的雄心。
2007年-2013年重卡(含底盤、半掛牽引車)前5家企業銷售情況(單位:輛)
